“是的,尊敬的小姐。”看著她純淨的笑容,李秉衡聲音低了下來,內心中全是愧疚。今年以來,檳榔嶼與坤甸兩地華人的數量不斷激增。最近三個月每月都有7萬人從國內移民到這兩個地方,尤其是坤甸,隨著複興公司的帶動,大量的華人資本投入到了西婆羅洲的開發當中,數十萬工人以及家屬的生活進一步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檳城船廠就有5萬多名華人員工,港口不斷擴大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貨物出入量,加上馬來與印尼各地過來投資的華商,人數也很可觀。如果說坤甸是新的大型工業城市,那麼檳城則是新的大型商業城市。兩地的華人比例都超過了90%,所以義務教育也日益迫切。土著孩子即便能上學,優先的那也是一部份漢化嚴重,有的甚至有部分華人血統的土著。對這部分人進行漢化教育,隻是為了把他們變成華人族群的一部分。將來也是這樣,與華人親近的土著才能獲得教育的機會。
對不起,阿曼達,對於欺騙這位如天使般純潔的小姐,李秉衡的心裏異常難受。“謝謝您,相信有了您的幫助,我們華人的教育會更加興盛。我替華人孩子感謝您。”
阿曼達寶石般的眸子裏滿是喜悅,笑起來嘴角的線條非常好看,“不,應該是我像您致謝才是,尤其是那個荊棘鳥的故事,讓我很感動。”
俏皮的吐了下舌頭,一瞬間幾乎連花都失色,把李秉衡都看得呆了。
“冒昧的請問,您是從哪裏得知那首荊棘鳥的詩歌?”阿曼達認真時長睫毛撲閃撲閃,帶著詢問的眼神讓人無法拒絕,隻能以實相告。
又要再一次的欺騙她嗎?李秉衡刹那間真的覺得自己充滿著罪惡。“呃,這個,我是從一本書上看到的,這本書的名字就叫作《荊棘鳥》。”開始想著能迷糊過去。
“是嗎?我怎麼沒聽過有這麼一本書?”阿曼達歪著腦袋,任憑長發瀑布般的瀉下,垂在胸前。
“是一個澳大利亞人寫的,我忘記了名字,隻知道是發生在澳大利亞的故事。”
“可以給我講講這個故事嗎?”阿曼達自嘲的笑笑,“我從小在約克郡長大,那裏除了荒原便是山區,小時候每天晚上要聽著故事才能睡去,那樣才不至於聽著荒原上呼嘯的風難有睡意。即便慢慢長大,我還是喜歡看著書,沉浸在書裏描繪的故事裏,我才能安然入睡。”
李秉衡斟酌著詞句,用簡潔的語言講述了考琳.麥卡洛寫的《荊棘鳥》中的故事。“…梅吉的女兒長大後當了演員,活躍於澳大利亞和英國成為話劇舞台,最後嫁給了德國的一位內閣大臣。而戴恩卻提出要當教士,這對梅吉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思慮再三,她把戴恩送到羅馬的神學院,讓拉爾夫照顧他。拉爾夫和戴恩相處融洽,梅吉沉浸於父子二人的親情當中。但好景不長,在一次遊泳中,戴恩因心髒病突然發作,溺死在海裏。這一切使梅吉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誰都不怨恨,她不能有片刻的追悔。”
雖然隻是簡單的敘述,但是克利裏家族三代的命運以及梅吉與拉爾夫神父的愛情糾葛仍然讓他花了兩個小時來略為介紹。阿曼達一直安靜的聽著,眼眸裏時而感歎時而緊張,又充滿了同情,會說話的眼睛仿佛她心靈的窗口,讓人可以直視又不忍去欺騙。
“真正的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是需要以難以想象的代價去換取的,我想我們的愛與我們的命運都是如此。”阿曼達輕聲說道,情緒似乎受到了影響。“李先生,您的確是個講故事的好手,讓我都好像回到了小時候,父親坐在我的床邊,給我講著故事,哄我入睡。”不等他有所回應,又抬起頭問道:“李先生,您覺得我們人活著的價值是什麼?”
看著她純淨的眼神,思索了許久,認真地回答道:“我想我活著,是為了尊嚴與愛。為此而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堅持不懈的精神,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這便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阿曼達安靜的看著他,眼神中流露著些許讚許,輕輕的說道:“我們是大自然的囚徒,生活在這個世界裏,而且努力去改變它,有時順利,卻總是痛苦的,幾乎不斷遇到困難,不斷犯錯誤。但是我們一直在尋找活著的意義,證明人生的價值。即便失去什麼,但隻要有尊嚴與愛,我想都是值得的。”
尊嚴與愛嗎?她的話讓李秉衡想起了夏洛蒂.勃朗特寫的《簡.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