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危機被徹底扭轉,先手再次回到了吳祿貞手中,隻要擊敗禁衛軍與陸軍第一鎮的殘部,那麼北京唾手可得,曹錕的陸軍第三鎮隻怕沒這個勇氣來跟士氣正旺的革命軍決一死戰。
袁世凱陷入了兩難,目前兵力捉襟見肘,被革命軍牢牢地拖在南方,如果段琪瑞能夠帶兩鎮兵馬回援,那麼吳祿貞部隻能無功而返,但是湖北的革命軍攻勢很盛,依然在湖北與河南的交界與段琪瑞部作戰,南京的革命軍打破了清江浦之後讓北京的權貴們更是一日三驚。
如今的北京陷入了愁雲慘淡,滿清權貴也好,北洋係勢力也好,對前景充滿著悲觀,袁世凱屢次勸清帝退位,這倒是真心實意,因為滿清再不倒台,隻怕要連累到他。
原本他想著要憑借北洋軍的實力坐頭把交椅,把清帝逼迫退位後,自己便可以借著成立民主政府的機會篡奪革命果實,沒想到革命軍的實力雄厚,自己也招架不住,隻能退而求其次,請求和談,然後呼籲南北共同協商成立民主政府。
吳祿貞拒絕了袁世凱提出的停戰要求,而是繼續向陸軍第一鎮發起了進攻,雙方多次交戰,互有勝負,但是由於先前一戰吳祿貞部也有不小的損失,俘虜的舊軍暫時不能補充,所以並沒有能力在短期內分出勝負。
閻錫山等人提出便談邊打,南北和談的事情交給南京,自己這邊隻要保持攻勢就可以,等到清江浦的那支北伐軍進入山東,然後威脅直隸,那麼袁世凱就不敢大肆從各地調兵。
幾次戰鬥各部損失也不小,所以從藍天蔚處調回部分軍隊的同時,也在加緊進行彈藥補充,同時他們也關注著北方的形勢。
張作霖的舊軍在秦皇島接連吃了幾個大虧,收起了對革命軍的輕視心理,目前雙方呈膠著狀態,不過張作霖並沒有想到,有個老對手正在他的背後而來。
石清朗早就聽過張作霖的名聲,關外的綠林好漢們也都對他耳熟能詳,可是石鎮惡作為新一代的關外一霸,實力強大,趙總督連招安的能力都沒有,可見奈何不得石家。
石鎮惡組織的關外墾荒大聯盟包羅了關內外的許多勢力,他們都想在關外開辟一番新的天地,都是有雄心壯誌的,石鎮惡的忽然崛起正符合他們的心意。
石鎮惡一開始靠著墾荒莊園起家,後來興辦了各種工廠,將關外的天才地寶利用了起來,並且利用許多關內實力雄厚的地主商人的資本興辦實業,在關外已經有了一大片的基業。
清王朝建立之初,由於關東本來就人煙稀少,加上明末清初戰爭的影響,人民走死逃亡,導致關外“荒城廢堡,敗瓦頹垣,沃野千裏,有土無人”;但關東又是“龍興之地”,為強根固本,清廷即屢頒詔令,命地方官“招徠流民”,開墾荒田。1653年(順治十年)設遼陽府(下轄遼陽、海城二縣),頒布《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宣布開放遼東,“燕魯窮氓聞風踵至”者不少,也由此引起清廷的不安。《條例》頒布15年後,也即1668年(康熙七年),清政府宣布關閉山海關的大門。
1860年鹹豐又再次下令開禁,流民可以合法進入關東墾荒,以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人為多,而其中又以山東人為最。去年東三省人口共1841萬人,其中約1000萬人是由山東、直隸、河南等省先後自發湧入的,規模之大,舉世震驚。
關外的許多墾殖團都是相當有實力的,石鎮惡憑借著強大的武力,以及對地方的保護,迅速的贏得了新移民們的人心,加上石鎮惡建立的墾荒大聯盟擁有雄厚的農業技術,畝產糧食遠遠高於其他墾荒團,使得越來越多的墾荒團以及墾荒流民聚集到了墾荒大聯盟的旗下。
加上農產品加工、地方特產加工、糧食產業的興起,昔日的北大荒開始出現了幾個規模較大的新興城市,工商業的發展也使得吸引了更加多的勞動力,隻要到了關東,不愁沒有飯吃,這就是眼下關外的形勢。
石鎮惡得到了從南華回來的一批軍官後,迅速的建立了一個仿南華編製的快速反應旅,用來維護墾荒大聯盟的周全。
石清朗親自帶了一個團的兵力南下,就是防備張作霖與孟恩遠部切斷革命軍的補給線。
袁世凱在禁衛軍慘敗之後下令關外軍隊盡快南下,妄圖在兵力上形成絕對優勢,迅速擊垮吳祿貞部。
為了防備袁世凱狗急跳牆,孤注一擲,藍天蔚將駐防在秦皇島到北京沿線的軍隊分出一部分到北京,使吳祿貞部得到了及時的補充,而俘虜的那部分舊軍也大部分被移交到秦皇島修建港口或是整修兩地之間的道路,當然,這些人將來的都將轉化為港口的工人,這使得厭倦了軍旅的舊軍官兵們感到萬分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