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節 外蒙局勢(3 / 3)

這樣的話,有了石清朗部的牽製,張作霖始終不能突破秦皇島守軍的防線,並且破壞革命軍的補給線。

吉林等地的軍隊紛紛開始南下,形勢開始危急起來。

5月14日,山東多個地方爆發革命起義,之前假革命的立憲派被打倒,革命軍勢如破竹,攻占了濰坊等地,並且利用膠濟鐵路運兵,一舉攻占濟南。

在徐州的張勳與張永成部頓時腹背受敵,革命軍除了在山東各地與北洋軍交戰,還在誓師北上。

這股不知道哪裏冒出來的革命軍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山東北洋軍的重視,但是隨著幾次交戰下來,這股所謂的“烏合之眾”相當強悍,北洋軍接連敗北,這才開始萬分重視。

目前雙方主力正在德州附近地區進行激戰,革命軍由於兵力原因,暫時還未能突破北洋軍的封鎖。

德州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是華東、華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如今更是京津的門戶,拿下了德州,革命軍就可以順利進入直隸,威脅京津。

袁世凱在擔憂北京戰局的同時,也對山東的革命軍異常關注,本來他還指望著陸軍第五鎮能夠集結大部兵力,北上救援北京,現在看來,革命軍已經讓他們無法分身,局勢進一步惡化。

現在關外的巡防營等舊軍成了關鍵,如果他們能夠順利切斷北京革命軍的補給線,那麼這股革命軍就好對付的多,山東的革命軍也就不再是大威脅。

所以袁世凱不顧內閣其他官員的反對,催促東三省的軍隊盡快南下作戰,完全不顧沙俄與日本對東三省以及蒙古的覬覦。

5月15日,李秉衡抵達南京,受到了南京各界的熱烈歡迎。

“蒙古問題如今已是迫在眉睫,外蒙獨立,庫侖偽政府妄圖憑借沙俄的幫助從我國分離出去,蒙古曆史以來就是中華版圖,沒有人能將它奪走。現在東三省軍隊南下,實屬不智,萬望袁宮保能以國土為重,遣吳俊升等部入科爾沁平叛。”

武昌起義爆發,反對清朝封建統治的革命烈火迅速燃遍全國。就在清政府手忙腳亂地調兵鎮壓起義時,沙俄認為機會已到,立即指示駐華公使,利用“南方革命運動給中國政府造成的困難”,迫使中國在外蒙問題上讓步。

杭達多爾濟等人由俄兵護送回到庫倫,早就準備好的槍枝子彈及追加的一萬五千把軍刀,由沙俄伊爾庫茨克軍區司令部通過駐庫倫領事,打著私人貿易的幌子送給了外蒙叛亂分子。沙俄駐庫倫的領事官員到處煽動蒙人“不要放過中國發生革命這個非常有利的機會來保證喀爾喀的獨立發展”。

這樣,由沙俄一手策動的外蒙“獨立”由此開場。

南方各省紛紛獨立之時,外蒙親俄分裂主義分子杭達多爾濟等人以庫倫活佛哲布尊丹巴的名義向清廷駐庫倫辦事大臣三多遞交最後通牒,稱外蒙“宣布獨立”,“庫倫地方已無須用中國官員之處,自應即時全體驅逐”,限三多等於“三日內帶同文武官員及馬步隊等趕速出境,不準逗留”。沙俄軍隊及攜帶俄造新式快槍的蒙兵包圍了辦事大臣衙門,三多見兵單力薄,勢不能敵,遂避居俄國領事館,其衛隊“由俄兵收械解散”,行轅“由俄兵會同蒙兵看管”。“此外,局所衙署,如印務處、兵備處、電報局等,均以蒙俄兵守之”。

一個月後,也就是3月15日,所謂“大蒙古國”正式成立,庫倫活佛哲布尊丹巴為“皇帝”,以“共戴”為年號,車林齊密特任“總理”,三音諾顏汗任“副總理”,杭達多爾濟任“外交大臣”,一個分裂主義政權粉墨登場。

這時正是革命形勢發展到最頂峰的時候,滿清政府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庫倫的蒙古偽政府公然分離國土,但是卻不敢出兵平叛。

外蒙“獨立”的後台是沙俄,這個事實連沙俄自己也不否認。今年4月,俄國外交部發表正式聲明,表示對外蒙“願意提供友好支持”。聲明打著蒙古人的旗號,要求中國不在外蒙設立行政機構,不駐兵,不殖民,並威脅中國說,俄國將與外蒙古實際的政府發生關係。

其實,在這項聲明之前,沙俄政府早就在各方麵,尤其是軍事上大力支持庫倫傀儡政權。外蒙的軍隊本為烏合之眾,不過幾千人,又缺槍少械,經與沙俄訂立契約,由俄人廓洛維慈為指揮官,授與指揮軍隊之權,俄人範西禮夫等為教練官,負責訓練蒙兵,到當年底訓練了六個騎兵中隊。至於軍械則全由沙俄提供,計快槍四萬枝,子彈四千箱,大炮八尊。

在沙俄的支持下,庫倫當局組織軍隊在外蒙各地四出征戰,擴大地盤,壓迫各地王公附和“獨立”,以擺脫自己的孤立局麵,並進而騷擾內蒙各地,以圖擴大影響。(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