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節 聚焦東北(1 / 3)

巴爾幹打的熱鬧,數十萬軍隊互相廝殺,你來我往不亦樂乎,土耳其國內雖然危機重重個,但是憑借著從南華得到的大筆戰爭借款與軍火,還是挽回了頹勢,憑借著緊縮兵力死命抵抗,一時形成僵局。

不出意外,這場在原本曆史上隻進行了八個月不到的戰爭將會延長,南華通過了最新的國家緊缺礦產資源儲備計劃,土耳其將利用本土以及殖民地的各種礦產換得南華的持續軍火供應。

根據《國家緊缺礦產資源儲備計劃》要求,南華將推進建立石油、特殊煤種和稀缺煤種、銅、鉻、錳、鎢、釩、稀土等重點礦種的礦產資源儲備。與此同時,建立完善礦產資源戰略儲備的管理機構和運行機製,形成國家重要礦產地與礦產品相結合、政府與企業合理分工的戰略儲備體係。

南華目前控製的區域並不缺乏石油、錫、銅、鉻、錳等資源。但是作為後世為列強所重重圍堵與封鎖中得到教訓的李秉衡而言,目前開展各種礦產儲備宜早不宜遲。

因為有了日本這個出頭鳥,加上德國對歐美的威脅,黃禍論還隻是政客們口頭上的手段而已,還沒有到後世那樣的極度警戒,不惜一切代價打壓中國,加上目前礦產資源還是很便宜的,儲備也劃算的很。

南華其實並不缺乏資源,缺乏資源的反而是所謂地大物博的中國,可以說,《國家緊缺礦產資源儲備計劃》從根本上還是為了中國量身訂造的。

在中國同樣出台了一係列的政策,用於保護礦產的有序開采以及儲備,限製對重要戰略礦產的濫采。

在後世,正是強烈的地大物博的盲目自信,導致了中國幾十年的瘋狂開采各種礦產,不惜成本的不加節製的開采這些寶貴的礦產用來交換打壓中國的各個列強國家的外彙,後來才發現原來這是天大的錯誤,已經悔之莫及。

不僅是南華,包括中國在內,還將建立礦產地儲備機製和建立緊缺礦產的礦產品儲備機製,重點加強西部地區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產地儲備。

以整裝大、中型礦區為對象,建立10-20個大中型特殊煤種和稀缺煤種井田儲備。進行鎢、錫、銻、稀土等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特定礦種的重要礦產地儲備,建立10-30個大中型礦產地儲備。啟動山西、內蒙古、湖南、江西、雲南、青海等優勢礦產資源富集地區礦產地儲備調查評價與勘查。

實際上,由於地方礦產資源的開發涉及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地方資源保護關係問題,為此,一些有關向地方傾斜的財稅費政策也在研究製定之中。

中國唯一可以滿足大規模工業建設,而且不需要受到列強要挾的礦產便是煤礦,中國境內的煤礦資源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李秉衡同時也在積極鼓勵國內的煤化工行業興辦企業性質的研究所,探討煤化工在一定意義上代替石油化工的可能。

煤化工利用生產技術中,煉焦是應用最早的工藝,並且在後世依然是煤化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的氣化在煤化工中占有重要地位,用於生產各種燃料氣,是幹淨的能源,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環境保護;煤氣化生產的合成氣是合成液體燃料等多種產品的原料。

在後世,煤直接液化,即煤高壓加氫液化,可以生產人造石油和化學產品。在石油短缺時,煤的液化產品將替代目前的天然石油!以上既是在煤化工轉化的主要方麵。

在這個時代煤直接液化技術還遠遠無法實現,不過能走在世界各國的前列,至少可以在將來石油資源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時從容麵對。

在後世,其實美國等發達國家在七八十年代就已經完成了煤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轉變,如果中國能夠提前幾十年實現,那麼作為世界第一產煤國與第一貧油國,很有可能在雙重刺激下成為煤化工大國,加上南華的石油資源以及也門的石油基地,將有希望徹底擺脫石油對中國的製約。

從長遠看,石油資源枯竭後,煤是取代石油作為原料基礎的主要途徑。一般地說,以石油為原料生產的有機一次產物都可以用普通技術由煤來製取。然而,與石油或天然氣比較,先決條件是煤化工是否有經濟競爭力,汙染是否能控製和治理,這就是從石油化工的初級產品和二次產物在多大程度上能被煤轉化物所取代的最基本因素。

要以煤化工代替石油化工路線取決於是否具有高效、低汙、經濟的技術路線。從實際看來,化工原料從石油、天然氣重新回到以煤為主的路線上來,在近中期並不現實,應該理解為將來在原料方麵也隻能局部地、有限地用煤來代替石油,化學工業對石油的依賴仍將繼續下去。煤化工的發展寄希望於新技術的開發,開發出優於石油化工的技術經濟路線。

煤化工要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領域,任重而道遠,李秉衡常常生出感慨,中國是缺油少氣,但煤礦富集,上天眷顧了中國,但也狠狠的戲弄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