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節 聚焦東北(3 / 3)

日法協定成立後不久,日俄之間也於1907年7月30日簽訂了一項分贓協定。促成日俄和解的主要原因:在俄國方麵是因為俄國國內革命運動高漲,財政困難,必須“保存實力,以解決歐洲之大問題”,這個“大問題”就是和德國爭奪巴爾幹半島的問題;在日本方麵,則是為了鞏固其在南滿的侵略地位和對抗美國勢力的侵入,也需要和俄國達成諒解。

如今巴爾幹戰火熾烈,沙俄完全沒有心思與日本發動對中國的全麵戰爭,日本考慮再三,不得不逼迫美國盡快表態,如果美國承諾不向南京政府借款以及進行商貿往來,那麼它便會考慮在英法等國的支持下獨立承擔對南京政府的作戰,或者,他們隻需要在東北進行陸軍決戰,在南邊防範南華海軍的進攻而已。

日本已經進行了相關的論證,認為在東北隻需要增派三個師團八萬多人的兵力,加上旅大守軍以及南滿、安奉鐵路沿線防衛力量,這是場一邊倒的戰爭。

在他們看來,真正值得重視的對手,不過是南華駐守東北的兩個所謂王牌師三萬多人的兵力,吳祿貞手下的兩到三個師從北洋軍改編而來的國防軍部隊或許有一戰之力,但並不值得認真對待。

他們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需要速戰速決,沒有資金給他們揮霍,必須盡快打贏這場仗,並且牢牢守住東北,將東北變為日本的殖民地。

旅大就如同一把鎖,鎖住了南方與東北的海路聯係,而袁世凱則控製著直隸與小半個山東,更是阻絕了南方向東北的增援,也就是說,東三省將獨自麵對日本,南京民國政府將隻能給予有限的支持。

美國不會為了東北權益得罪俄日兩國,更何況英法也不會支持,美國隻是想通過強大的金融實力獨霸東北而已,並沒有安著什麼好心,也並沒有想為中國主權獨立而承擔任何政治義務的意思,更別提軍事上的對華援助。

他們對東北固然是垂涎三尺的,但是卻多次遭受挫折,不僅沙俄與日本反應激烈,而且英法也不支持,之前滿清政府又容易妥協,所以一直沒能實現。

去年滿清政府被迫和“四國銀行團”訂立《幣製實業借款合同》。合同的第十六條規定:“如大清政府欲請外國資本家與中國合辦東三省以此借款興辦之事,或與其有關聯者,應先請銀行等承辦。”這樣,四國銀行團實際上等於取得了在東三省投資的壟斷權,美國則借此加強了它在和日俄競奪東三省的鬥爭中的地位。

不消說,這一借款合同立即遭到日俄的強烈反對,兩國都要求美國將這一條款作廢。由於不久中國國內發生了辛亥革命,情勢改變,債券未及發行,同時帝國主義忙於幹涉破壞中國革命,這場鬥爭暫時沒有展開,而美國這一侵略東北的陰謀也因中國人民革命的爆發而告落空。

如今他們又看準時機出手,而且是在向南京民國政府借款之後,又重提《幣製實業借款合同》,妄圖消除英法的阻力,進一步加大對東北的滲透。

李秉衡當然不會同意,美國鬼子也想的太簡單了,要說這些伎倆,在這個時代玩玩是不錯的,但是在他麵前,還是幼稚了些。

東北開發中國與南華自身有能力進行五年計劃,加上德國資本,其實並不特別需要美國人,李秉衡隻是為了坑一把美國這個土財主,在它身上發點財,並且讓它來承擔一部分來自英法等四國的壓力。

這叫做扯著虎皮做大旗,也可以說是狐假虎威,現在年代不同了,歐洲形勢危急,巴爾幹打的熱鬧,中國又要借著南華的勢向列強反擊,英法等國不敢肆無忌憚的威脅美國,也就是說,除非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美國這張牌可是很好打的。

為了讓美國堅定支持中國的決心,而不是選擇平衡,李秉衡選擇了矛盾重重的東北問題著手,看似給自己樹了幾個強敵,攬了不少壓力在身上,但是卻成功的讓美國站在了中國一邊,把美國與德國綁上了戰車。

《幣製實業借款合同》隻是個空想,哪怕是美國人改良後的東北實業振興合同,仍然是想通過富裕的資本,對東北進行經濟滲透,在有著資金後盾的底氣下,李秉衡選擇了跟美國人玩一把。

就看美國人有沒有辦法頂住四國的壓力,讓他們先去扯皮,現在李秉衡就是想悶聲大發財,一個字,拖。

再有個一年多,一戰必定會爆發,這是曆史的必然,到時候才是算賬的時候。

何況現在巴爾幹一開打,英法有天大的本事,也隻好看著李秉衡一一解決中國的內憂外患。(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