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節 槍決裕仁(2 / 3)

裕仁幾乎沒有力氣來悲傷,因為皇宮中死去的親人太多太多了,他思念在外統兵的兄弟,但是卻不敢召喚他回來,便是因為皇宮反而無比的危險。

任何敵人想要攻破皇宮,都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可是從天而來的毒氣,卻能輕而易舉的侵入這個本來無比安全的所在。

紛至杳來的消息,都是某地多少民眾死於毒氣,某地多少軍隊死於毒氣,天皇都麻木了。

甚至數百萬的敵軍已經兵臨京都前線,都無法讓他有片刻的動容,他已經明白日本民族的命運,明白自己的命運。

這天,空襲忽然停了下來,敵軍也停止了投放毒氣。

難道是敵人的毒氣用完了?

這個猜測讓幸存的日本國民紛紛雀躍不已,奔走相告,淚流滿麵。

廣田弘毅等日本內閣高官紛紛跑到皇宮向裕仁報喜,那副模樣,簡直就是以為中國與南華的毒氣彈工廠已經全部倒閉一樣。

裕仁也是伏地大哭,毫無天皇的形象。

“天佑日本,天佑大和。”

這簡直就是劫後餘生,好不容易才看到了生的希望。

廣田弘毅跪在地上,抱著裕仁的腿大哭道:“我家裏的孩子們都死了,都死在了毒氣之下,死狀淒慘,我發誓,一定要報這個仇。”

在場的人紛紛抹淚,你一言我一語的訴說著自己親人的死去,生離死別。

人世間的滄桑讓他們體味頗深,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當年他們野心勃勃的入侵朝鮮,入侵中國,給這些被侵略的土地上的人們,帶去了多麼大的傷害。

不過顯然裕仁等人並沒有悔過的意思,依然沒有任何認為自己錯誤的意思。

“我們立即避難吧,到山裏去,那裏飛機沒有辦法將毒氣一一扔遍,隻要我們還能活下去。”

“對,我們可以號召活著的人繼續抵抗,我們在山裏指揮。”

裕仁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山裏種田謀生,顯然自己也不是種田的料。

“不過,餓死也比在這裏忍受毒氣的好。”

顯然大家的意思,都是要讓裕仁等要人都避往山區,暫時躲避敵軍的毒氣戰。

畢竟照這個樣子下去,如果敵軍繼續轟炸,恐怕整個東京沒有一個人能夠活下來。

不過,裕仁一直端坐在那裏,表明了他的態度。

他死也不會離開皇宮,死也不會做出這種有損名譽的事情,他認為,他是日本的神,日本人民的精神支柱,如果連他都逃跑了,那麼日本民眾還有什麼可以留戀的。

一直到半夜,裕仁依然靜靜的坐在那裏,看著殿前屋簷下的冷月,不時發出一聲長歎。

宮裏人都遠遠的躲開,顯然這個時候,沒有人願意去打擾到他。

敵軍的轟炸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繼續,此刻的夜裏沒有前段時間的熱鬧,敵軍是24小時轟炸的,許多人徹夜難眠,不過,今晚能夠睡一個好覺了。

夜涼如水,萬物俱籟,仿佛一切都陷入了沉睡。

到了第二天早上的時候,所有人都發現了一件讓他們震驚的事情,裕仁不見了。

他們找遍了皇宮的每一個角落,然後是外麵國會大樓的每一個角落,廣場的每一個角落。

沒有。

整個東京在這個中午都聽到了噩耗,天皇不見了。

東京城陷入了混亂之中,天皇竟然會莫名其妙的失蹤。

但是,緊接著,入夜後,廣田弘毅的一幹內閣要員都先後失蹤,成為了一大奇聞異事。

現在誰都明白,他們是遭到了敵軍的暗殺活著綁架,事情更加的危險了。

7月20日,南京政府宣布,中國國防軍在東京抓住了裕仁天皇以及一幹內閣要員,並且將對這些人進行審判,罪名是戰爭罪。

消息傳出,舉世震驚。

雖然許多人為著天皇的被抓,以及要麵臨的審判感到無比的驚訝,但是更多的人是感到畏懼,他們畏懼這股力量,能夠在有著數百萬人口的東京城將天皇抓起來。

各國輿論吵嚷紛紛,片刻不得安寧。

英美更是提出必須立刻釋放日本天皇,中國沒有資格審判對方。

但是中國習慣性的不予理睬,李秉衡在公開場合發表對英美的回應:自己的屁股先去擦幹淨吧,無恥的婊子養的英國佬與美國佬。

7月26日,南京英烈祠迎來了裕仁等一幹戰犯。

裕仁等一幹戰犯對著英烈祠中的當年北洋先烈以及在甲午戰爭中所死去的英烈們的牌位磕頭認罪。

“老實點,給我跪好了。”

裕仁與廣田弘毅僵直著身體,死命的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屈辱。

一名年輕的士兵上去兩腳,裕仁被踹倒在地,摔了個嘴啃泥,頓時引來了一陣大笑。

而廣田弘毅則屁股上一個顯眼的腳印,更是讓許多人忍俊不禁。

但是更多的人眼中含著熱淚,垂垂老矣的程璧光與薩鎮冰等人都還健在,他們終於見證了一段曆史的結束,一段仇恨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