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節 致命的報複(2 / 3)

這完全是馬後炮,色厲內荏,英美兩國明知是李秉衡在背後策劃了這一係列的報複行動,但是卻無可奈何,隻能放幾句狠話,威脅一通。

英美兩國拿李秉衡並沒有辦法,畢竟搞恐怖活動他們不拿手,這意味著李秉衡永遠都占著先手。

這次李秉衡的憤怒還沒有平息,英美還將承受代價。

6月20日,李秉衡親自下達了命令,所有秘密組織全力合作,進行一項重要任務,代號為“砍伐計劃”。

之所以命名為砍伐,其實是因為美國的橡樹嶺。

即便李秉衡為美國製造原子彈設置了重重障礙,但是依然沒能打消美國盡快擁有原子彈的決心,在橡樹嶺,仍然有一個曼哈頓計劃在開展。

為了實施這一高度絕密的核武計劃,美國在橡樹嶺全力實施移民和科研工作,僅用了約1年半時間,這一荒穀之地便聚居了7.5萬人。根據“曼哈頓計劃”,美國在橡樹嶺建有3座核設施。

在很長時間內,這裏的工作人員與外界完全隔離,而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他們所從事工作的最終目的。

這項複雜的工程成了美國科學的熔爐,在 “曼哈頓”工程管理區內,彙集了以奧本海默為首的一大批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

科學家人數之多簡直難以想象,在某些部門,帶博士頭銜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員還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諾貝爾獎得主。

這就是美國所擁有的科技實力,也是外界無法阻擋的實力。

成功混進去的間諜日前發回了情報,原子彈計劃已經接近完成。

看來針對橡樹嶺的計劃,要盡快實行了。

目前橡樹嶺這個地名,還沒有為外界所知道,但是田納西州東部坎伯蘭山區很容易找到一個長7公裏多寬兩三公裏的一個橡樹山穀。

6月23日夜22點,一架戰機從青年島上的跑道上起飛,四個半小時後,它出現在了田納西上空。

隻用了兩天的時間,所有秘密組織就安排好了一切,包括為這架戰機引航。

淩晨2點44分,一枚雲爆彈準確的落在了橡樹嶺一個齊心怪狀的建築群中間。

正在熟睡中的科學家們並沒有聽到那一聲輕微的爆炸聲,但是,這枚“小炸彈”的威力卻並像聲音表現的那樣。

忽然間仿佛有萬道雷霆齊齊降臨一般,又像是突如其來了一場大地震,整個基地建築轟然倒塌,強烈的火光激射向了夜空。

聽到並看到的附近政府機關人員立即聯係了周圍的地方守備軍隊,隨後,許多人迅速的向這裏靠攏。

一架戰機輕描淡寫的拐了個彎,向著來時的路而去,仿佛任何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

之前這架戰機還拍攝了一係列照片,然後滿意而歸,整個基地都成為了廢墟,沒有人能夠逃出來。

30分鍾後,這裏已經聚集了不少美國人,隨後美國白宮得到了基地遇襲的消息。

軍隊被緊急調集了起來,一連串的命令被下達,但是,沒有人想到一架飛機已經從容的離開了美國上空。

杜魯門第一時間意識到,這是基地的試驗失敗,正在接受檢測的原子彈爆炸了。

杜魯門是在羅斯福的身體健康每下愈況時被任命為副總統的,而任職副總統的時間隻有82日,因此他們兩人沒有開展重要的合作。

一些主要計劃如曼哈頓計劃,杜魯門亦沒有參與,對於原子彈的研製,他知道的不是太清楚。

於是他立即發布命令,疏散周圍人員,並且封鎖基地周圍,等待專業人員的研究決定,畢竟核彈爆炸的輻射可不是鬧著玩的。

五角大樓也迅速的行動,進行周密的調查。

第二天早晨,專家組研究決定,派出自願的工作人員,進入基地廢墟勘測。

似乎並沒有明顯的輻射現象,工作人員小心的檢查著,但是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沉痛的。

每一個人都明白,他們失去的是什麼,他們不僅失去了曼哈頓計劃的努力,而且失去了一大批的科學精英。

“曼哈頓”工程在頂峰時期曾經起用了53.9萬人,總耗資高達25億美元,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器實驗所無法比擬的。

工程失敗了,也不過是數十億美元,隻要科學家們還在,還能重新研製,可是,現在整個專家組恐怕是沒有一個人能夠生還,這是最為沉重的打擊。

美國在戰爭結束前就造出原子彈的夢想破滅了,而且,想要重新開啟這個工程,短時間內已經不現實了。

五角大樓更是搖頭歎氣,認為這些科學家的損失,不但美國科學技術將停止發展十年,而且美國的軍事科技也將遭到打擊。

工作人員在廢墟在現場看到,所有的建築物都成了一片廢墟,人員或被烤焦,或窒息而亡,傷亡慘重。

所有的科學家們都安靜的死在了自己的房間裏,沒有被襲擊的跡象,奇怪的是,死者的屍體都很完整,沒有彈片的殺傷痕跡,隻是嘴巴大張。

極具慘狀的是死在牢固的地下深井內的執勤人員,他們在垂死前都抓破了自己的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