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秦本紀 第1909章 奇謀妙計(2 / 2)

義渠大軍受挫於慶陽城下,大臣們都勸說東讚,不要再在慶陽城下無謂犧牲了,撇開慶陽城,去秦國鄉村劫掠一番,然後班師回國吧。

大臣們的建議,東讚也考慮過,但是,他咽不下這口惡氣。成為義渠王之後,他是第一次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就這麼灰溜溜地收場,他不甘心。

本來,他不是義渠王族,當上了義渠王就有很多人不服氣,再經此挫敗,自己的威望將降得更低,這義渠王的寶座將更加不穩。

東讚成了騎虎難下之勢,焦頭爛額,抓著酒杯,一杯接著一杯,往肚子裏灌烈酒。灌了十幾杯烈酒,東讚暈乎乎的,有些醉了。

這時,一個親兵走進了大帳裏,說道:“啟稟大王,姚常在外求見。”

聽到“姚常”這兩個字,東讚就火冒三丈,叫道:“叫他滾進來!”

要說東讚現在最恨的人,就是姚常,東讚對姚常的恨,甚至要大於對石正峰的恨。東讚心想,本來慶陽城已經是義渠國的城池了,都怪姚常這個廢物,守了還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把偌大的慶陽城給丟了,不是這個廢物,自己會在城下損兵折將嗎?不是這個廢物,自己會陷入如今這般窘境嗎?

親兵出去了,過了一會兒,姚常笑嗬嗬地走了進來,向東讚行禮,說道:“臣見過大王。”

東讚搖搖晃晃,站了起來,抽出身後的一把金刀,就要殺了姚常。

姚常大吃一驚,慌忙躲閃,說道:“大王,您息怒,聽我說幾句話。”

東讚醉醺醺地瞪著姚常,說道:“你這廢物,害得我義渠國損兵折將,本王一定要殺了你!”

姚常連忙說道:“大王,我是來獻計的,助大王攻破慶陽城。”

“你有什麼計謀?”東讚手裏握著金刀,問道。

姚常說道:“大王,咱們要想攻破慶陽城,關鍵在於石正峰。”

姚常向東讚獻出的計謀是,和石正峰聯合,義渠軍、峰軍一起南下攻占鹹陽,然後把秦國一分為二,北部劃歸義渠國,南部留給石正峰,石正峰可以建國稱王。

姚常這條計策乍一聽,有那麼點意思,仔細一分析,很荒唐。但是,東讚喝了酒,又有些病急亂投醫,放下了金刀,叫姚常坐下來,把聯合石正峰的事再仔仔細細地說一遍。

東讚不再恨姚常了,還對姚常器重起來,命令姚常去聯絡石正峰。

東讚、姚常這對君臣的頭腦還真是簡單,石正峰身為峰軍大將軍、身為一個華夏人,他怎麼可能與義渠國聯合,滅掉秦國呢?石正峰要是想當王,早就率領峰軍攻城掠地了,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韙,與義渠國這些“蠻夷”勾結?

姚常這個蹩腳謀士給東讚出個餿主意,東讚還真就聽信了。姚常奉了東讚的命令,用華夏文寫了一封書信,悄悄地送進城裏,交給了石正峰。

石正峰把李信等軍官召集起來開會,將姚常的信傳遞給眾人看。

大牛看過姚常的信之後,勃然大怒,跳起來叫道:“這些羌賊真是恬不知恥,竟然這樣看扁我們峰軍,我這就去割了東讚的腦袋!”

石正峰朝大牛擺了擺手,說道:“大牛,別衝動,坐下坐下。”

李信看了姚常的書信,說道:“東讚還真是可笑,看來義渠賊已經是黔驢技窮了。”

石正峰說道:“大家有什麼看法?”

一位軍官說道:“不必理會這些義渠賊,明天到了城牆上再和他們廝殺。”

石正峰說道:“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些天,咱們也折損了不少弟兄呀。”

李信和眾軍官都是一愣,扭頭看著石正峰,不明白石正峰是什麼意思。

石正峰笑了一下,說道:“我的意思是咱們給他來個將計就計。”

李信他們的緊張心情放鬆下來,長出一口氣,問道:“不知大將軍要怎麼個將計就計?”

石正峰如此這般,說了一番,李信他們都深以為然,連連稱讚,“妙計,妙計,真是妙計呀。”

石正峰說道:“來人呐,筆墨紙硯伺候。”

仆役端來了筆墨紙硯,石正峰揮毫潑墨,給東讚寫了一封回信,裝模作樣地和東讚討價還價。

東讚接到了石正峰的回信,欣喜若狂,立刻給石正峰再去一封書信,告訴石正峰,隻要他肯和義渠國聯合,一切都好商量。

書信往來幾次,石正峰說城中糧食用盡,願意開城門,迎接東讚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