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坦桑石(1 / 2)

段玉衡將手中的魚缸舉過頭頂,映著陽光,仔細端詳著沉在魚缸底部的那三塊石頭,現那三塊石頭在陽光的照射和水的折射下,果然看上去有些幽幽的藍色。

段玉衡轉過頭望著站在自己身邊的夢璿璣,一臉疑惑地問道:“這三塊石頭究竟是什麼東西?”

“回主人的話,這三塊石頭其實是坦桑石的原石,因為未經打磨和拋光,所以看上去黑不溜秋就像是普通的石頭。”

夢璿璣在聽到段玉衡的話之後,向段玉衡解釋了起來。

“坦桑石是什麼?寶石的一種嗎?值錢嗎?”

段玉衡在聽到坦桑石這個名稱之後,一臉的疑惑。

其實這也難怪段玉衡沒有聽過坦桑石這個名字,因為坦桑石是這幾年才興起的一種寶石,由於現的較晚,所以世人對這種寶石的認知也並不是很多,在很多人的認知裏,一起寶石,先想到的一定是鑽石、紅寶石、藍寶石一類的,盛行時間已久的寶石,像坦桑石這種寶石,還沒有被世人所全麵接受。

“回主人話,這坦桑石的確是一種寶石,不過至於值不值錢我也不知道,因為我也是在跟隨你太外公的時候見過一次這樣的寶石而已,並沒有對這種寶石有什麼深入的了解。”

夢璿璣一臉歉意,朝著段玉衡又是一欠身。

段玉衡對夢璿璣這種心翼翼,依足規矩的表現實在覺得有些不自在,因為對於一個在相對人人平等的社會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段玉衡而言,這種主仆尊卑之間的不平等關係,讓段玉衡覺得很難與夢璿璣真正拉近關係,就好像每次與夢璿璣交流的時候,中間總是隔著一層階級上的鴻溝,難以逾越。

不過這也是夢璿璣近千年養成的習慣,想要一下子去改變她也很難,隻能靠時間慢慢地去修正。

想到這裏,段玉衡也不去強求什麼重新將注意力放回到那三塊沉在魚缸底部的坦桑石身上。

“額,既然你不知道這種寶石的價值,之前又為什麼對我,能夠將我花出去買文玩核桃的錢賺回來呢?”

段玉衡又仔細端詳了那三塊石頭一段時間,現除了在陽光下隱隱有些幽藍色光芒在石頭裏流轉之外,實在也沒有什麼別的特別。

“回主人的話,雖然我並不了解這坦桑石的具體價值,但是如果按照對於寶石的鑒賞規則來判斷的話,這坦桑石無論從純度,色澤還是通透程度,都不輸於藍寶石,而且最重要的是,這種寶石在打磨拋光之後,其模樣十分近似於藍寶石,所以價值上應該也不下於藍寶石才對!”

夢璿璣按照自己對寶石的了解,對這種名叫坦桑石的寶石進行了價值上的判斷。

其實夢璿璣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坦桑石真正在公眾麵前展露的時間是1967年,因為這種寶石是在非洲的坦桑尼亞現的,所以被命名為坦桑石。

看到這裏,可能就會有讀者問了,段玉衡的太外公不可能活到1967年吧?為什麼夢璿璣會在給段玉衡的太外公做戒靈仆人的時候就看到過這種寶石,並且還知道這種寶石的名字呢?

其實,坦桑石和鑽石等一些珍貴的寶石一樣,實際被現的年份和被公之於眾的年份是有區別的。就好像鑽石,剛剛在非洲被現的時候,因為人們並不了解這種東西,隻是覺得好看,再加上還沒能成規模開采,不知道實際的儲備量是多少,無法對這種寶石定價,於是就隻能先在地下市場中流轉。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看上去十分美麗的寶石被成規模的大量開采,再加上在地下市場嚐試性的流通過程中被人們所接收和追捧,於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同時價格便也慢慢走高,而伴隨著的,就是正式進入到公眾所熟知的流通市場中,成為公眾消費的寶石。

而這些寶石所謂被現的時間,其實是在公眾市場當中開始流通的時間,並不是真正意義上被現的時間。

其實,坦桑石進入市場之後,很快便被推向國際珠寶市場,受到了珠寶愛好者的瘋狂追捧,尤其是在北美市場,十分受到親睞。

而且就如夢璿璣所推測的一般,坦桑石無論從通透程度還是色澤方麵,都與藍寶石非常接近,甚至經常被一些寶石行家誤認為是藍寶石,所以在藍寶石的產量日趨減少的今,坦桑石將逐漸成為代替藍寶石的頂級寶石而存在。

作為現在還隻是一個收藏菜鳥的段玉衡而言,雖然對這個所謂的坦桑石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對於藍寶石還是有一些認知的,或者至少段玉衡知道藍寶石是很值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