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批人口湧入,登萊漸漸有了重建的基礎————有了足夠的人手就好辦了,沒人,啥事都幹不成。老規矩,在大家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之前,先開一個發展規劃會議。楊夢龍雖然經常把事情弄得一塌糊塗,但他本人還是喜歡做事條理分明的,如果大家一擁而上瞎折騰一通,就沒法發展了。
登萊軍政要人和工商士子濟濟一堂,開始磋商。首先給大家作報告的是楊夢龍的副手,一個不知道從哪個角落拎出來的原登萊巡撫衙門師爺,姓宋。這位師爺飛快的念著:“據朝廷的規劃,登州鎮下轄文登、寧海、黃縣、平度、萊陽、招遠、蓬萊、棲霞、福山、海陽、掖縣、膠州,共兩府四州十餘縣。現登州鎮下屬軍田為四萬頃,人口十三萬,仍在快速增長中……”這位老先生很不習慣這種報告方式,幹巴巴的就一串串毫無修飾的數字,沒半點水平,念著都覺得丟人。但是在座的眾多商人、將領卻聽得津津有味,這就對了嘛,這樣的報告多省事啊,簡單扼要,聽著一點都不費勁!他們豎起耳朵,惟恐錯過了任何一個數字,這些數字可都意味著財富哪!
孔有德幹的一件大好事就是將登萊兩府絕大多數的官紳都給掛到了樹梢上,把幾百萬頃田地變成了無主之物,幫楊夢龍省了不少事。宋師爺念完之後,楊夢龍笑眯眯的發話了:“各位,登萊現在的情況你們都了解了,有什麼想法啊?”
來自南陽的馬車製造商朱有財跳起來,揮舞著拳頭說:“沒啥好說的,這麼多良田,總不能任由它荒著吧?鄙人願出資購買五百頃良田,招募流民種植稻穀小麥!”
程驥說:“鄙人願出資購買一千頃良田,招募流民種植稻穀小麥,同時再辦幾個糧食加工廠!”
程駿說:“鄙人要購買八百頃良田種植棉花小麥和大豆!”
罐頭商人錢多多說:“鄙人要買一塊地做海鮮加工,將軍能不能給點優惠?”
楊夢龍眉開眼笑:“好說,好說!”
商人們情緒高漲,紛紛叫嚷著要買多少地,準備怎麼用,聽得參加會議的平民心驚肉跳,照他們這樣圈地法,還能有多少地留給他們啊,看樣子,這次他們又空歡喜一場了。楊夢龍卻淡定得很,問宋師爺:“登萊有多少良田?”
宋師爺說:“良田七千頃,中田二萬頃,瘦田一萬六千頃。”
楊夢龍一拍大腿,說:“不錯,不錯!”轉過頭來笑眯眯的對那些商人說:“我宣布,所有良田全部歸軍屯和平民所有,你們隻能購買中田,大家沒意見吧?”
眾人都愣了一下,有沒有搞錯啊,有你這樣玩的嗎?你把良田全占光了,我們還玩個蛋啊!
楊夢龍說:“那些中田和瘦田我都看過了,灌溉起來還是很方便的,隻是耕種技術太陽這粗糙,拚地力拚得太狠了,肥力減弱了而已,種上幾季大豆苜蓿之類的作物,再多施一點磷肥、骨粉、豆渣之類的肥料養一養,肥力就恢複了,瘦田就變成中田,中田就變成良田啦,很容易的!”
眾商人恨不得掐死這個王八蛋。你說得倒是輕巧,養一兩塊地當然容易,問題是我們要養幾萬畝甚至幾十萬畝啊,能一樣嗎?嗯,沒準在這個混球眼裏,幾萬畝甚至幾十萬畝同樣是一兩塊地……
楊夢龍接著說:“中田,我同樣要五千頃!”
商人們心裏都要罵翻了,靠,良田全部拿走不說,中田都不肯放過,太過份了吧!有人已經打算撤資走人了,這遊戲沒法玩!
但楊夢龍下一句話就讓他們笑逐顏開了:“文登、萊蕪、棲霞、掖縣都發現有大量磷礦!”
這絕對是大殺器!
那些遼民和山東、河北人還一臉迷糊,在南陽混久了的商人卻眼冒綠光,一個個猛拍胸口:“中田也不錯,我要再兩百……不,五百頃!”他們太清楚“大量磷礦”這四個字意味著什麼了,這意味著隻要灌溉跟得上,耕作合理,整個登萊就沒有瘦田良田之分了,再在良田歸屬上跟楊夢龍鬥氣,那純粹是跟自己過不去!一時間,文登、萊蕪、棲霞、掖縣的土地變得異常搶手……近水樓台先得月嘛!
算你們識相!
楊夢龍滿意的笑了笑,繼續說:“這些田地我可不能白給你們。商人買田的話,每畝田三兩銀子,分五年付清,農民買田的話每畝田一兩銀子,分十年付清,付清款項之後,這些田就是你們的了。不過,記得交稅,不管是商人還是平民!”
頓時就有人緊張的叫了起來:“那要交多少稅?”
楊夢龍說:“冬小麥的話,十分之一,如果畝產一石小麥,交一鬥就可以了。如果再種秋土豆的話,收五分之一。當然,如果你們將吃不完的糧食販運到外地去出售,也是要收稅的,稅率為三十分之一。”轉頭對宋師爺說:“把這條寫下來然後公布到每一個村鎮去,以後收稅就按著這個比例收,誰他媽敢亂加碼我扒他的皮!”
宋師爺趕緊記錄下來,心裏卻多少有點不以為然。你以為白紙黑字的把收稅比例給公布出來下麵的人就沒辦法中飽私囊了?大人,你太天真了,太小看那些酷吏敲骨吸髓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