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河洛風雷 九十四 鬱氣如潮(1 / 2)

樊府書房裏。

河南巡撫樊尚景背負著雙手,煩躁的走來走去,不時喃喃咒罵幾句,也不知道他在罵誰,或許,是在罵那些不給他好臉色看的人吧?

如果是這樣的,他要罵的人就多了去了。

首先遭到他咒罵的肯定是北京城裏的當道諸公。這幫家夥一天到晚就不幹人事,淨想著怎麼排斥異己,然後把自己人安插到空出來的位置上,不擋路的石頭都要踢兩腳。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東林黨出身的周延儒下台了,號稱不結黨、不參與黨爭的溫體仁成了當朝首輔,把持朝政的東林黨遭到了不小的打擊,他自然也不能例外,朝中對他的攻擊一次比一次猛烈。倒黴的是,他這個巡撫又給人家留下了太多可以攻擊的把柄,比如說流民遍地,比如說稅收收不上來,比如說黃河決堤,比如說……數都數不過來。

其次,他肯定要咒罵那些鬧得他不得安生的流民。這些年河南天災不斷,旱災澇災蝗災瘟役似的席卷中原大地,莊稼連年失收,稅收則一年比一年重,每一次加稅都有大量農民破產,成了流民,河南境內賊寇成群,流民不絕於逃,為求生計,鋌而走險者數不勝數,很多地主不得不建起塢堡自堡,好好的中原弄得跟亂世似的……好吧,現在早已經是亂世了。今年六月,河南洛陽府孟津黃河決堤,無數百姓無家可歸,官府拿不出錢糧來賑災,於是,流民的數量又刷新了一個紀錄。幸虧南陽吸收了一部份,不然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麼亂子來。隨著時間推移,西北流寇往中原逃竄的勢頭已經越來越明顯,他又不會打仗,哪裏招架得住嘛!那些該死的賤民,為什麼就不能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裏餓死,非要斬木為兵揭竿而起,跟朝廷,跟他過不去呢?你們要是老老實實呆在家裏餓死了,大家不是省事了嗎?

最後要被他咒罵的,是南陽。那幫家夥,手裏有那麼多財源,有那麼多產業,居然不肯拿一點來孝敬他這個上官,簡直就是可惡透頂了!據方逸之公布的數字,今年南陽的生產總值達到了三百一十七萬兩銀子,這是何等驚人的數字,那姓方的就不能分他一成麼!

由於剿匪、賑災都很不得力,朝廷對他已經很不滿了,再這樣下去,他這個巡撫很快就得回家賣紅薯了,必須盡快做出些成績來,保住自己的位置!

在這個節骨眼上,南陽搞的那個鳥毛運動會給了他一個機會。明朝的國策就是弱民,這種運動會是不符合明朝的國策的,這不是在鼓勵百姓爭強好勝嘛!據他派過去查探內情的眼線報告,那些觀看比賽的老百姓狀若癲狂,跟中了邪似的,參與競賽的選手互不相讓,爭得頭破血流,尤其是格鬥擂台賽,幾乎每一場比賽下來都有人渾身是血的被抬下來,好勇鬥狠之風,著實令人心驚。最最大逆不道的是,竟然有女子在萬眾歡呼中登場與男子同台競技,並且斬獲冠軍!乖乖不得了,華夷之防、男女之別都蕩然無存了,大明百姓應有的謙虛禮讓、溫文爾雅全被丟到一邊去了,長此以往還如何得了!

樊巡撫回到書桌前,拿起幾名親信交上來的報告,又細細的看了一遍,最後沉吟片刻,提起筆來,奮筆疾書,開始寫奏折了。

死活就看這一回啦……

崇禎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北京城天色陰霾,雪片紛飛,寒冷刺骨。

金鏖殿上,群臣三拜九叩,山呼萬歲。

崇禎端坐在龍椅上,臉上罕見的有一絲笑容。他今天心情不錯,楊夢龍孝敬他的那一百萬兩白銀已經神不知鬼不覺的進了內庫,終於可以給皇後、公主、太子他們發點零花錢什麼的了,而在遼東也傳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東江鎮乘後金不備,發兵五萬猛攻蓋州,經過數日惡戰,將蓋州夷為平地,擊潰建奴數千人,斬首四百餘級!由於渤海已經冰封,戰船無法出海,首級一時半刻也就沒有辦法送到京城來,但是東江鎮報上來的斬獲數量有整有零,想必假不到哪裏去了。這讓崇禎心情大好,自他登基以來,與後金之間的戰事幾乎是戰無不敗,即便是報級兩千餘的大淩河戰役,也是敗的,死了那麼多精兵強將,大淩河還是沒保住,稱得上是一敗塗地了,這還是明軍頭一回從後金手裏奪回一座城市,雖然無法堅守,將能搬走的東西通通搬走後一把火燒了,但是,畢竟是收複了,得給東江鎮記一大功。既有大筆銀錢進賬又有捷報傳來,崇禎的心情自然很好,嘴角掛著笑意說:“眾愛卿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按說也沒什麼事了,都快過年了,有什麼事不能明年再說嗎?走走過場而已,不用那麼認真。可偏偏,今天見了鬼了,天子話音未落,一文臣應聲出班,叫:“臣有本啟奏!”

崇禎一看,是歐陽冬,他的心情頓時就不是那麼美好了。歐陽冬五十來歲,是禦史台的名人……禦史怎麼出名的?當然是罵皇帝罵大臣罵出名的,這位仁兄脾氣又臭又硬,睚眥必報,一旦盯上了哪個,就絕不鬆口了,就算是皇帝出來調解都不行,跟瘋狗似的。大過年的,這條瘋狗跳出來幹嘛?他皺著眉頭問:“愛卿有何事?”

歐陽冬朗聲說:“臣要參南陽知府方逸之與民爭利,治理無方,壞了華夷之防,亂了華夏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