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氣合風雲 六十七 決戰 2(1 / 2)

楊夢龍要出城與後金決戰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北京城,文武百官為之嘩然,崇禎為之駭然色變!

北京離天津沒多遠,天津離旅順又沒多遠。從大連灣駛出的海船經過一天航行便能抵達天津,然後快馬加鞭,最多半天,消息便傳遞到北京了。旅順大戰,明朝出動了所有的精銳,就連關寧軍也友情客串了一把,此戰可謂舉國矚目,大家都提心吊膽,生怕明軍一不留神,又打了個大敗仗,這類壞消息已經讓他們麻木了。崇禎更是萬分關切,讓傅宗龍一有消息就以最快的速度上報,萬萬不可耽擱,旅順那邊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他焦慮不已。幸好,楊夢龍還算爭氣,初到旅順便幫東江軍挫敗了後金裏應外合一舉破城的陰謀,隨後接手了旅順戰場的指揮權,整登萊新軍、川軍、東江軍,把旅順守得跟個鐵桶一樣,任憑後金怎麼攻都啃不動分毫,相反還一次次損兵折將,隔三差五的就有一批首級送過來,而且每一次都不在少數。關寧軍斬首幾十級就敢上報大捷了,楊夢龍手把手的教關寧軍什麼叫大捷:如果你那叫大捷,那老子現在天天都是大捷了!不用說,這段時間崇禎算是揚眉吐氣了,這還是他登基以來明軍第一次守住了建奴誌在必得的城市,而且是遊刃有餘!但朝中大臣可不是這樣看的,他們一個勁的指責楊夢龍畏敵避戰,擁有這麼多精兵卻隻敢縮在旅順城裏當烏龜,不敢出去跟建奴打,白白糜耗糧餉!那幫大臣一口氣推薦了好幾位將領,拍著胸口保證他們推薦的人個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比起楊夢龍那個縮頭烏龜來強了十倍,隻要用了他們推薦的人,保證能叫建奴有來無回!

話說得挺漂亮,問題是崇禎已經不是剛登基時的那個隨便忽悠兩句便分不清東西南北的毛頭小子了。他可沒有忘記當初得知建奴攻打旅順城時文武百官噤若寒蟬,紛紛揚言要放棄旅順時的醜態,那時何曾有一個人出來給他出過主意,分擔一點壓力?現在好了,楊夢龍穩住了局勢,而且小有斬獲,馬上一個個全跳出來要搶功勞了!對於這種人,崇禎的態度就是:意見接受,一切照舊!他雖然生性多疑,但一旦信任哪個人,那就是百分之百的信任,不會輕易動搖的,比如說當初的袁崇煥。現在他對楊夢龍的信任不比袁崇煥少,甚至,跟那個揚言“五年複遼”的書生相比,憨厚老實、打起仗來不要命的楊夢龍得到的信任更多,他還指望楊夢龍成為大明的擎天柱呢,哪能讓人搶了楊夢龍的功勞?孫承宗分析說:“旅順守軍背靠海港,補給便利,而建奴則不得不從沈陽運送糧餉過來,消耗巨大,長時間的耗下去,隻會對我軍有利!”打仗的事情他也不是很懂,反正孫先生說這樣耗著對大明有利,那就耗著吧。

沒想到,那個膽大包天的家夥居然要出城與後金決戰!

乍一聽到這個消息,崇禎麵色大變,朝堂更是像往沸油裏撒了一把鹽似的炸開來了,溫體仁失態的叫:“魯莽,自大!誰允許他自作主張的?出城與建奴決戰,那不是找死麼!他這是要葬送那三萬精兵!”

侯恂叫:“請皇上下旨,撤了楊夢龍的職,由盧大人接手指揮,堅守旅順,萬萬不可出城與建奴決戰!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建奴足足有四五萬之眾,與他們野地浪戰就是找死啊!”

群臣紛紛跪下,連連叩頭:“請皇上馬上下旨撤了楊夢龍的職!”

崇禎心裏也十分驚慌。河洛新軍、天雄軍、關門川軍,都是他手中最可靠的部隊了,如果敗了,那他就一無所有了!楊夢龍那小子,怎麼這麼魯莽,莫不是他取得了幾場小勝便得意忘形了,自認為天下無敵了?他猶豫不決,把目光投向孫承宗:“閣老認為如何?”

孫承宗又瘦了幾分,這段時間一直在忙個不停,把他給累慘了。但他的精神很好,目光如炬,朗聲說:“皇上,老臣認為,寧可放虎歸山,也不能自損虎威!”他環視眾人,說:“自薩爾滸慘敗之後,大明還有幾個人敢主動與建奴野地浪戰的?一個都沒有?一直以來,都是建奴攻打哪裏,我軍就守哪裏,被動之極,我軍丟失的城池越來越多,建奴也越來越猖狂!現在楊將軍不畏強敵,敢於主動出城與建奴決戰,先不說別的,光是這份勇氣,便值得嘉獎!”

溫體仁說:“楊將軍固然忠勇,但是建奴凶悍絕倫,他麾下那三萬精兵是我大明的鎮國精兵了,萬一敗了,後果不堪設想,還是讓他憑借堅城固守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