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我車既攻,我馬亦同 第三章 風起華北2(1 / 2)

盧象升確實很重視曹文詔,草草的應付了一下那幫官紳,然後就跑到曹文詔府上,與他煮酒暢談。他覺得自己的性格越來越像個武將了,打心裏厭煩舊文人彎彎繞繞的那一套,喜歡與曹文詔這類直來直去的正直軍人相處。而曹文詔則是那種給點陽光就燦爛的人,盧象升如此尊重他,他自然加倍尊重對方,幾杯酒下肚便跟盧象升稱兄道弟,纏著讓盧象升給他講旅順大戰的故事了。聽到明軍以猛烈的炮火炸得建奴血肉橫飛,然後鐵騎踏陣,將無數建奴踏成肉泥,他不禁熱血沸騰,把桌子拍得嘭嘭響,連聲叫:“痛快,痛快!仗就該這麼打,一一次讓他們痛足十年!”熱血過後又是失落:“可惜老曹被流寇纏住,沒能趕上這驚天地泣鬼神的一戰,真是抱憾三生啊!”

盧象升笑說:“老將軍真是老當益壯,讓人汗顏啊。不過,晚輩奉聖上之命經略宣大,消除蒙古對京師的威脅,老將軍還怕沒仗打?”

曹文詔喝了一口酒,連連搖頭:“不一樣,不一樣!那幫韃子打仗的本事跟建奴相比,差得遠了,打起來也沒勁!不怕老弟你笑話,如果讓老曹帶這一千子弟出關,老曹最頭疼的不是如何打敗韃子,而是如何找到他們!”

曹變蛟惡狠狠的說:“那幫韃子就是一群土狗,瞅準機會就撲上來咬一口,你回頭要跟他們動真格,他們馬上逃之夭夭,實在太討厭了!”

曹文詔取來一張地圖攤開,指給盧象升看:“老弟你看,這是察哈爾部,這是土默特部,這是喀爾喀餘部,這是……每個部族的領地都有千裏之廣,而且人又不是很多,他們逐水草而遷移,居無定所,我軍一旦出關他們馬上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等到我軍的軍糧消耗得差不多了,又馬上四麵殺出,瘋狂撕咬,讓人防不勝防!草原實在太大了,想找到他們,難,難過登天!”

盧象升凝視著地圖,久久不語。地圖上,一個個蒙古部族就像一群群惡狼,對關內的土地虎視眈眈。他們當中有不少已經投靠了後金,剩下的雖然沒有投靠後金,卻也被收拾服貼了,這些剽悍的草原漢子都是後金的兵源,後金能發展壯大至此,蒙古所提供的戰爭潛力是不容忽視的。現在擺在他麵前的是一個千古難題,要把這些北方狼族趕得遠一點並不難,難的是農耕民族的大軍是沒有辦法在寒冷幹旱的北方草原長時間地駐紮的,遲早得撤回來,他們一撤,蒙古人馬上就占過來,周而複始。明朝開國之初,藍玉將軍攜在抗元血戰中磨練出來的明軍精銳一直打到貝加爾湖,那時大明幾乎占領了整個蒙古高原,但百年不到,這些在塞外的地盤就丟光了,蒙古人又把戰火燒到了關內,屢屢進犯陝西、寧夏、山西,明英宗時期瓦刺在土木堡一戰全殲明軍二十萬精銳,兵臨北京城下;嘉靖年間,俺答鐵騎兵臨北京城下;崇禎二年,後金破口而入,大掠京畿……如果他不能打破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界限,那麼,就算天雄軍憑借自己強大的戰鬥力取得了一時的勝利,最終結果也會跟開國時一個樣,最多幾十年戰果就會丟清光,大明還是得據長城自守!

想到這裏,他忽然說:“他們喜歡鑽進草原深處,不好找,那我們就不找了,讓他們主動過來找我們!”

曹文詔搖頭:“這不現實。那幫狼崽子狡猾得很,不耗到我們撤軍他們的主力是不會出現的。”

盧象升冷笑:“撤?為什麼要撤?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在大草原上建城,大量移民過去?”

曹文詔愣了一下,說:“在大草原上建城不現實,太冷了,沒人受得了!而且這鬼地方幹旱得很,種什麼都種不活……”

盧象升搖頭:“此言差矣!蒙古大草原雖然幹旱,但適合農耕的地方還是有的!”用手指在地圖上劃出一個大大的C字:“從這裏,從張家口到烏蘭察布,延伸至三娘子城(呼和浩特),再一折,經包頭一直到銀川,這一地區水流充裕,土地肥沃,是農耕的理想之處,從三娘子城到銀川更是著名的河套平原,盡得黃河之利!如果我們沿著這條綠色走廊打過去,打下一地便建一城,然後就地屯田墾荒,老將軍,你猜會怎麼樣?”

曹文詔看著他畫出來的那個C形弧線,興奮地說:“這個計劃如果能夠成功,整個蒙古最肥沃的地方就盡在我大明的掌握之下了,蒙古人還不拚了命來搶!正如老弟你所說,不用我們去找他們,他們自己會自動送上門來!”又看了幾眼,嘖嘖稱讚:“如果我軍能沿著這條水流充足的走廊建立一連串的城市,那寧夏、陝西、山西、北直隸四省都不必再受蒙古襲擾之苦了,在這一廣闊地帶內的蒙古人反而悉數被我們包圍,無路可走,除非內附,否則絕無幸存的可能!”向盧象升拱手一拜,說:“老弟大才,老曹自歎弗如,自歎弗如!”

曹變蛟擰著眉頭說:“大人的計謀固然非常妙,但是就算我軍能將這一大片肥沃的平原拿下來,還是守不住啊,太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