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我車既攻,我馬亦同 三十六 皇太極的煩惱2(1 / 2)

鮑承先原是萬曆年間遼東邊軍副將,在廣寧之戰中投降努爾哈赤,慢慢成為一名為後金所倚重的文臣謀士,就在去年,他剛剛被皇太極封為二等輕車都尉,也算是股肱重臣了。這個家夥讓他獨掌一軍摧城拔寨他沒這個能耐,讓他治理州郡屯田墾荒他做不到,但是讓他陰人卻是得心應手,據說袁崇煥被殺這一影響了明朝國運的大事件裏就有他的影子。是的,這就是一個喜歡躲在暗處陰人的小人,這種小人,讓人防不勝防。皇太極把他派往大同,用意不言自明。現在他回來了,可能會帶回一個好消息,受夠了沒完沒了的壞消息的皇太極自然高興。

鮑承先進來,向皇太極三拜九叩:“奴才參見汗王!”

皇太極說:“鮑大學士一路辛苦了,不必多禮,快快平身!”對身邊的太監說:“賜座!”

太監給飽承先搬了一把椅子,讓他坐在範文程、寧完我、李永芳、佟養性這一撥漢人文官中間。他剛一坐下,皇太極便迫不及待的問:“鮑愛卿,大同那邊有什麼動靜?”

鮑承先肅然拱手,說:“回汗王,大同那邊形勢非常嚴峻!”

皇太極一驚:“怎麼說?”

鮑承先說:“汗王容稟!”整理了一下思路,將自己在大同的所見所聞一一道來:“奴才化裝成販茶客商,帶著幾個心腹在二月的時候進入大同,那時候天雄軍已經有至少兩千人馬進駐大同一帶了。據奴才親眼所見,那天雄軍果然裝備精良,軍紀嚴明,非但對老百姓秋毫無犯,還不時抽出時間去幫老百姓幹一些活,不到一個月便得到大同百姓交口稱讚,視他們為自己的子弟,爭著要將自己的子弟送到天雄軍軍營去當兵,這在明朝百萬大軍中是絕無僅有的!”

在座所有人都神色肅然,豎起耳朵來聽。他們已經不止一次領教到天雄軍的厲害了,對那支跟牛皮糧一樣難纏,黏上了就要將對方撕咬得血肉模糊的強軍的戰鬥力領教良多,跟天雄軍有關的消息,容不得他們不重視。阿巴泰問:“天雄軍部署在大同的兵力是多少?裝備如何?”

鮑承先說:“據奴才重金買到的消息,天雄軍此次開赴宣大的兵力多達一萬人以上,沿著大同至銀川一線排開,其麾下最為強悍的兩千騎兵一千部署在蔚縣,保護他們的馬場,還有一千部署在銀川,致力於招攬流民恢複銀川的良田,眼下已經取得很大的成果了。縱觀天雄軍,其裝備跟五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其步兵不再裝備刀盾長矛,而是人手一支火銃,也不再披重甲,隻是穿一件內襯十餘塊方形甲片的胸甲,十分輕便……”

莽古爾泰失聲叫:“人手一支火銃?刀盾兵長槍兵全都不要了?”

鮑承先說:“是的,他們已經取消了刀盾兵和長槍兵,隻是在火銃上裝一支尺半長的三棱刺用於近身肉搏。”

莽古爾泰喃喃說:“這麼多火銃兵,不好對付啊!”他也挺倒黴的,不管是大淩河之戰還是旅順之戰,都跟天雄軍正麵遭遇,每次都讓天雄軍打得死傷累累,對天雄軍的火槍可謂怕到骨子了。

鮑承先讓人拿進來一把長僅三尺的鏟子,呈給皇太極:“汗王,這是奴才費了不少心思才弄到的天雄軍裝兵,請過目。”

皇太極接過來舞了兩下,感覺比一般的刀劍重,那份量已經有點接近後金白甲兵所使用的雙手重劍了。這是典型的尖嘴鏟,塗著綠漆,一麵開刃,一麵則是鋸齒,兩側各有兩個小孔,看上去有點古怪。刨掉這花哨的外表,它也不過是一把鏟子而已,看不出有什麼特殊用途。他看了好久也不得要領,將它遞給莽古爾泰。

莽古爾泰同樣不得要領,撓著腦殼遞給阿巴泰。這把鏟子在所有人手裏轉了一圈,沒有一個說得出個所以然來。多鐸咕噥:“那些漢狗就是喜歡幫弄玄虛!一把鏟子而已,弄得那麼花哨幹嘛?”

鮑承先苦笑:“這可不是故弄玄虛!這把鏟子是用上好的鋼材鑄造的,極為鋒利,能一下子劈斷小指那麼粗的鋼條,堪稱削鐵如泥,不管是胳膊還是大腿,讓它揮上一下都得斷成兩截!”

皇太極一怔:“竟有這等事?”讓人拿來一根粗大的鐵鏈,自己親自上陣,鐵鏟一揮,哢嚓一聲,鐵鏈被齊刷刷的斬成兩截,再看鏟子的刃口,居然沒有一點毛邊!眾人都為之駭然,代善叫:“這鏟子竟如此鋒利!?”

鮑承先說:“這種鏟子天雄軍幾乎一人一把,據說是打光了彈藥之後用來肉搏的。這種鏟子用處多多,可以挖坑、砍柴、鋸木、切菜,甚至可以當成鍋子拿來煎炒一道小菜,深受明軍士兵的喜愛,不少蒙古牧民也對它鍾愛有加,不惜高價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