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川的霸主這一怒,非同小可,當即就派出飛騎,傳令各部落帶上族中最強悍的勇士到三娘子城來集結,準備討伐貼木兒這個叛逆。
這道命令直接將土默特部逼到了分裂的邊緣。
各部落接到飛騎傳令後都是怨聲載道,這天寒地凍的,牲畜骨瘦如柴,還不知道能不能撐過明天呢,在這種倒黴的季節發動戰爭?伯顏瘋了吧!?他們對此並不積極,響應者寥寥無幾————應州一戰,土默川流了太多的血,現在又被黑災折磨得欲仙欲死,實在提不起打仗的勁頭了。
這個時候,海都出馬了。
不得不說,海都這家夥還是挺有陰謀家天份的————簡單的說就是打仗不行,治理地方不行,暗算自己人卻是行家裏手。他遊說各個部落,繪聲繪色的向各部落描述他在貼木兒的部落看到的情景:漢人幫助貼木兒修建了長長的水渠,用一種神奇的裝置將冰河下的水抽出來引入水渠中,供牲畜飲用,得益於此,那些牛羊不僅沒有因為黑災而消瘦,反而越發的膘肥體壯,都快胖成個球了!貼木兒每天都用花言巧語從各個部落那裏騙取大量牛羊和皮貨,然後出售給大明商人,再利用所得的銀錢從大明商人那裏大量購買糧食、鹽巴、棉布!他跟明軍將領的交情很好,因此大明商人向他提供的貨物遠比其他部落頭人所得的要精美,他買到的麥子每一粒都是那樣的飽滿,是幾個月前剛剛收獲的新麥;他買到的棉布細密鮮豔,他買到的鹽比雪粉還要細白,這些東西就算是後金大汗都不見得能夠有福氣享用,然而這些東西在他的部落裏堆積如山!
那些部落頭人大多是見識淺薄之輩,沒見過什麼好東西,被這家夥這麼一忽悠,登時口水長流。堆積如山的糧食,精細的棉布,還有雪粉似的的精鹽,這些都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好東西,一輩子都見不了幾次,在貼木兒的部落裏卻堆疊如山,還有沒有天理了!
搶你丫的!
海都話鋒一轉:“你們知道漢人為什麼對貼木兒如此慷慨不?”
眾頭人都一臉鬱悶的搖頭。明國商人可奸詐得很,在跟他們交易的時候經常耍些小花招,賣給他們的布匹多有穿孔、開裂,能以次充好的絕不會向他們提供好貨色,愛買買,不買滾!正因為這樣,他們才納悶,為何漢人對貼木兒這麼慷慨?
“因為貼木兒在應州幫過他們大忙!”
輕飄飄一句話,眾部落頭人就炸了,按著刀柄暴跳起來,怒吼:“什麼!?”
海都說:“我奉大汗的命令到貼木兒的部落裏查探情況的時候親眼看到明軍將領頻頻進出他的大帳,甚至親耳聽到他跟明軍將領談話,那位明軍大將親口說,他比大汗更適合成為土默川的霸主!知道為什麼我們在應州會輸得這麼慘不?就因為他充當內鬼,出賣了我們,否則憑區區幾千明軍,哪裏是我們的對手!”
這一下各部落頭人全都爆炸了,應州一戰,土默特部損失最為慘重,每個部落都有人戰死或者被俘,孤兒寡婦臉上的淚痕至今未幹,那一次慘敗已經成了土默特部心口的一道血痕,在不停地流著血。所有人都很困惑,為什麼以前不堪一擊的明軍突然變得這麼厲害了,厲害到他們毫無還手之力的地步了?以他們的知識結構,自然不會知道科技的發展和工業化的進程帶來的戰鬥力是何等的恐怖,他們更願意相信是有人出賣了他們,害得他們敗得這麼慘。聽海都這麼一說,他們的憤怒和疑慮終於找到了突破口,一個個氣得兩眼發紅,發出野獸般的怒吼,用最惡毒的語言咒罵著貼木兒,當著海都的麵起誓,定要出兵夷平貼木兒的部落,為戰死應州的戰士討還血債!而腦袋靈光一點的則看出海都那套鬼話中有不少破綻,但是通過與明軍的貿易,貼木兒的部落變得很富了,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出兵打下來,盡獲其糧食牲畜,沒準能熬過這個冬季,有利可圖,他們也就不開口點破了,相反,還非常積極的回去厲兵秣馬,準備大幹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