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裹著冰雪,鐮刀般掃蕩著遼河平原,吹在身上跟鈍刀割肉一樣的疼。實在是太冷了,冷到連鼻毛都給凍僵了,一口熱氣嗬出,肉眼都能看見它變成細小的冰晶墜落在地。尤其是到了晚上,更是奇寒徹骨,躺在帳蓬裏,分明能夠聽到樹木和石頭裂開的聲音。
這種潑水成冰的鬼天氣,本應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然而此時,卻有一支規模龐大的大軍像湧上陸地的洪水一樣漫過遼東平原,頂著漫天風雪,緩慢而堅決的朝沈陽湧去。而在這支大軍後方,是規模更為龐大的民夫,他們推著雞公車,趕著馬車,運載著大量輜重艱難的前行,寒風以驚人的速度將他們身上的熱量抽走,不斷有人走著走著就一頭栽倒在地,再也沒能爬起來。大軍出關時的威武豪邁早已被這能把人生生逼瘋的寒冷剝削殆盡,民夫們不斷咒罵著這活見鬼的天氣,還有那該死的大軍統帥高起潛,鬼知道這個死太監是不是瘋了,居然選擇在這種能冷死人的鬼天氣向沈陽進軍!
此次規模空前,幾乎集結了大明大半能戰之軍的遠征,剛開始的時候著實讓國人大為振奮,認為光複遼東有望了那鬧騰了幾十年,把大明折騰得夠嗆的建奴可以安息了!老百姓猶為高興,遼餉像一座大山壓在他們的身上,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現在建奴作死,激怒了整個大明,皇帝禦駕新征,誓要踏平沈陽,他們都認為這回建奴就算不被滅族,至少也要被打得老實幾十年,這遼餉,大概不用交了吧?他們也好喘一口氣了。然而出征後他們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十萬大軍,幾十萬民夫一動,被服、糧秣、軍餉……都是天文數字,各級官吏趁機大肆搜刮,朝廷下旨加半兩銀的賦,他們能加到五兩去,整個北直隸被狠狠的搜刮了一輪,尤其是京津一帶,不知道多少人被逼得家破人亡。沒有辦法,明末的官吏別的本事沒有,搜刮民脂民膏和把事情搞砸的本事卻無人能及。層層搜刮,層層漂沒之下,京津一帶固然被刮得天高三尺,可是送到前線來的軍資卻遠遠不夠,而隨軍的文臣以及一些將領再利用職權之便貪墨一些,能發到將士們手裏的就更少了,弄得大家都是怨聲載道。沈陽越來越近,明軍的士氣卻越來越低落了。盧象升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憂心忡忡,在他看來高起潛直取沈陽之策實在太冒險了,錦州到沈陽,足有幾百裏之遙,補給線拉得這麼長,萬一清軍迂回側擊,明軍如何遮護得過來?仗不是這樣打的!他多次求見崇禎,想將心中的隱憂和盤托出,但崇禎都拒絕不見,他又寫了好幾份奏折,力勸崇禎停止前進,先穩住後方糧道再說,但都石沉大海————鬼知道崇禎有沒有看!
事實上,他寫的信崇禎都看了,但是一個字都沒看進去。在崇禎看來,情況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一片大好!大軍一路殺過來,摧城拔寨,所向披靡,建奴望風逃遁,根本就不敢稍纓明軍兵鋒,他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然而盧象升卻一再寫信過來說情況不對,再往前走可能有危險,這讓他即失望又惱火。他一直在等,等盧象升想通了,就讓他頂替高起潛,統率三軍攻打沈陽,盧象升打仗的本事,一百個高起潛都比不上,這一點崇禎還是知道的。然而盧象升卻沒有半點反思的意思,還不停的念叨著皇上你錯了,你上了建奴的當,人家在耍你!哼,你的意思是朕是大傻瓜,被人家耍得團團轉都還不知道?朕是絕對不會有錯的!惱怒之下,他索性就不理盧象升了,等他什麼時候想通了再說!
在崇禎的堅持之下,明軍不顧一切,繼續前進。一路上他們都沒有碰到什麼像樣的抵抗,清軍一直在後退避戰。高起潛洋洋得意,說:“都說建奴如何凶悍如何驍勇,在咱家看來不過是一群土雞瓦狗,一群望塵即退的懦夫!”關寧軍將領紛紛附和:“那是!聖上天威難測,公公又算無遺策,區區建奴,怎敢捋虎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