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龍戰三千裏 十七 背叛與忠誠(1 / 3)

明軍士兵吟誦的,正是屈原那首震撼人心的《國殤》。兩千年前楚軍麵對挾橫掃六合之氣勢洶湧而來的六十萬秦軍時吟唱過,一千多年前漢家戰士追隨那位彗星般耀眼的大漢戰臣橫掃漠北、封狼居胥的時候吟唱過,一千年前數萬唐軍在河西走廊苦守,麵對滾滾而來的吐蕃鐵騎的時候吟唱過。柔弱的宋迷戀於風雅小詞,忘記了它,而現在,絕境之下,悲涼豪壯的《國殤》再度響起。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這是何等的勇武豪邁,何等的悲涼壯烈!

兩千年來,這四句詩早已銘刻在每一個華夏子孫的骨髓裏。也許他們識字不多,也許他們根本就沒有讀過這首詩,但是當國家危難之際,當整個民族麵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的時候,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擋在敵人麵前,告訴他們,此路不通!死?不就是個死嗎,有什麼好怕的?就算是死了,我們也是鬼雄!

現在,在大廈將傾之際,這些普通的明軍將士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反複吟誦著這悲涼豪邁的詩句,與滾滾而來的滿洲鐵騎展開了殊死廝殺!

盧象升知道,他恐怕再也看不到這些將士了。不需要他的命令,這些將士都會在遼河東岸與建奴血戰到底,戰至最後一人。這是他第一次放棄友軍,而這種放棄,在接下來這場災難中,他還得經曆很多次!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縱馬狂奔,帶著天雄軍往盤錦方向一路疾行。現在時間成了最為奢侈的東西,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好幾條人命換來的,他沒有資格去浪費!

現在明軍的後方完全亂了套,到處都在廝殺,到處都是烽火狼煙。清軍騎兵狼群似的撲過來,猛攻各個物資中轉站,他們不抓俘虜,不繳獲軍械物資,殺散了保護這些物資的明軍之後立即放火,然後撤退,他們就是要讓明軍亂起來,他們就是要用這一道道衝天而起的煙柱告訴明軍,你們的後路已經被切斷了,你們的後勤生命線已經被我們摧毀了,等死吧!這無疑是非常高明的策略,遼河大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依,地麵更是凍得跟鐵板一樣,騎兵可以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來去如風,明軍從遼河西岸到前線長達幾十裏的後勤線完全是他們的靶子,想怎麼打就怎麼打,他們完全可以在一擊得手之後遠遁,然後轉移目標作下一波攻擊。後勤線被摧毀,物資被焚毀————哪怕隻是焚毀了一部份,明軍也會立即陷入恐慌之中甚至崩潰,無法再組織起有力的抵抗,到時候清軍隻要圍而不攻,饑餓和寒冷就會將明軍徹底吞噬!既然利用饑餓和寒冷就能將這幾十萬明軍全部殲滅,他們又何必戀戰,去跟明軍拚個血流成河呢?

盧象升這一路過去,看到的盡是兵荒馬亂的情景,一個個囤積物資的營壘燃起衝天大火,明軍將士驚慌失措四散逃竄,清軍騎兵呼嘯而來……他在腦海中推演過無數次的噩夢,如今已經一一變成現實。對皇太極的戰略和戰術,他已經無話可說,唯一能做的就是迎著呼嘯而來的清軍騎兵猛衝過去,將他們通通幹掉,然後繼續前行。越往前他的心越是往下沉,這等絕境之下,高起潛那個好大喜功的死太監能撐得住嗎?清軍伏兵四起,關寧軍陣前倒戈,明軍能堅持到他趕到嗎?

該死的高起潛,該死的關寧軍!

高起潛現在淡定得很,穩坐在中軍帳,冷眼看著千軍萬馬在周圍殺得血流成河,冷眼看著清軍伏兵四起,漫野而來,麵無表情。他這份淡定反過來影響了明軍將領,高起潛不開口指揮,他們就主動指揮部隊各自為戰,跟清軍和關寧軍展開殊死廝殺。一個太監都這麼帶種,他們這些帶把的總不能連個太監都不如吧?隻是如果這些將軍仔細看看高起潛的褲襠就會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那貨褲襠早就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