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個很幸運的國家,他們幾乎被周邊每一個崛起的強國揍過,唯獨沒有挨過中國的揍————直到1962年尼赫魯作大死,印度人才如願以償地品嚐到了中國人的鐵拳。中國自古以來都是滅國如同有癮,每一個王朝都極力對外擴張,哪怕是最挫的宋朝也有過河湟開邊和數度北伐的壯舉,周邊就沒有哪個國家沒有挨過中國的打,為什麼印度能夠例外?
隻能說印度運氣不錯,如同掛在天邊的青藏高原讓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直接跟自殺劃等號,從秦漢到元明,中央王朝一直沒能征服青藏高原,印度跟中國就這樣被分割開來了。無法征服青藏高原就無法進攻印度,就算征服了青藏高原也無法進攻印度,這就是印度的地緣優勢。至於地理條件相對要好一些的雲南方向,又有山高林茂、氣候炎熱的緬甸擋著,在這個方向同樣無法實施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清朝與緬甸的戰爭中,清軍從東北調來萬餘清銳想給緬甸點顏色看看,但大軍到達緬甸後不久就爆發了疫病,死傷無數,強大的清朝始終奈何不了緬甸這個小霸,不是清軍不能打,是地理條件不在中國這邊。經緬甸攻入印度同樣是不可行的,然後就隻剩下從海路出兵了,這條路倒是行得通,但是航海技術和大軍補給卻是個大問題,對於冷兵器時代的軍隊而言,一支艦隊橫渡大洋在海外征戰數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還是翻越青藏高原去打阿三來得實際一些。基本以上種種原因,印度一直偏安南亞次大陸,有強敵打過來的時候挨頓揍,沒強敵的話就唱唱歌,跳跳舞,玩玩泥巴,喝口牛尿,日子過得異常歡樂。
但現在不同了,大明在吸收了西方的航海技術和經驗之後,航海技術迅猛發展,使得他們擁有了跨洋遠征的能力。現在楊夢龍正帶領這支龐大的艦隊橫渡南海,穿越馬六甲海峽,準備提前給阿三上課。
這是一段漫長的航程,光是橫渡南海和穿越馬六甲海峽就花了兩個月時間。艦上的明軍將士雖然很能吃苦,也不缺食物飲水,但是長時間的海上漂泊還是讓他們感到厭煩。沒辦法,現在已經是五月中旬了,氣溫漸漸升高,船艙內悶熱難當,而每一艘船又塞了太多的士兵,船上的淡水儲備再怎麼充足也不可能充足到拿來給他們洗澡的地步,所以大家隻能忍著,時間一長,一個個都渾身汙垢,船艙裏充斥著汗酸和各種腐爛的垃圾的臭味,讓人難以忍受。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最美妙的享受就是到甲板去放放風,然而這是一種很奢侈的享受,人太多了,每個人每天能到甲板去放風的時間都很有限。受夠了的明軍士兵幹脆就放棄治療了,脫得隻剩下一條褲衩,要不是有軍官嚴厲監督,而且部隊裏有女兵,估計他們連褲衩都不打算要了。痛苦的海上生活讓每一名士兵都為之抓狂,建功立業的雄心壯誌被暫時拋到了一邊,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這種苦日子啥時候才是個頭?
楊夢龍作為大軍統帥,待遇自然要比普通小兵要好得多,他那份淡水供應是充足的,天天洗澡都沒問題,不必跟普通士兵一樣當鹹魚。可即便是這樣,他還是叫苦不迭,當眾對凱瑟琳大吐苦水:“我總算知道為什麼明知道做海上貿易利潤極高,卻沒有多少人願意從事這一行業了,他奶奶的,這種日子是人過的麼!”
凱瑟琳白了他一眼,很不給麵子的說:“得了吧,我的元帥,在我看來,你們不像是在遠征,倒像是在旅行!”
楊夢龍有點兒好奇:“這話怎麼說?”
凱瑟琳說:“除了你們,還有哪一國的水手在海上有這麼充足的淡水和美味的食物,甚至能吃到水果和新鮮的蔬菜的?就這樣你們還不滿足,是成心想氣我的對吧?”
楊夢龍撓了撓頭,不吱聲了。
明軍再怎麼土豪也不可能拉著成船的水果去到哪吃到哪,大部份時間他們吃的都是水果罐頭,至於蔬菜,則隻有豆芽,這玩意兒他吃得都想吐了,然而在歐洲水手眼裏,這卻是難得的美味……
唉,真的不知道該罵明軍土豪還是該罵歐洲佬沒見識了。
艦隊是沿著鄭和下西洋的路線航行的,在沿途幾個國家獲得了一些補給,物資倒不缺,隻是海上實在太過無聊,楊夢龍做夢都想盡快上岸。這不,他又翻出了海圖,在那裏看著,邊看邊嘀咕:“到底還要多久才能到達印度哦,我都快閑得長毛了。”
凱瑟琳說:“快啦,快啦!”
————她在此次遠征行動中充當帶路黨,誰叫她多次跑這條航線,對印度這邊的情況很熟悉呢?
楊夢龍抱怨:“你每次都說快了快了,就沒一次是真的!”
凱瑟琳索性不理他,又將目光投向那些蓋著厚厚的炮衣的大炮。
好希望能盡快趕到印度哦……到了印度就能看到這些大炮大發神威了……
紮吉衝翁抬頭望天,正好看到一團烏雲飄過來。他驚喜的叫:“要下雨了,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