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花開小三峽(組章)(1 / 2)

花開小三峽(組章)

深閱讀

作者:劉梅花

朱岔峽

朱岔,藏語的意思是兩條水相彙到一起的地方。漢語念起來,也有一種別致的味道,說不出來,但內心有一種絢爛的意境。很風情的兩個字。

去朱岔峽的路上,看見了野牡丹,藕荷色,白色。想起那首有名的“花兒”《阿哥的白牡丹》:……紅牡丹紅著紅著就破哩,白牡丹白著白著就耀眼哩……

沒見過這麼嫵媚的牡丹。青海花兒裏少不了牡丹,原先以為是我常常見到的那種牡丹,原來並不是。青海和朱岔一步之遙,說的方言都是一樣的,唱的“花兒”都是一樣的,“花兒”裏的牡丹也是一樣的。

一點點野,這樣的牡丹就格外風情起來了。像山野的少女,含著笑,含著笑。雨點落下來,也是低調的,不張揚,沒有雨聲。慢慢地打濕野牡丹,是那種一低頭的溫柔。這雨中野牡丹,美得讓人心裏一驚,忘了光陰。隻對著雨中的韶光,發呆。

這野牡丹,是老天讓它開到“花兒”裏的。有了這樣釅釅的牡丹,“花兒”裏的愛情才枝枝蔓蔓地纏綿相思起來.

朱岔人也唱“花兒”,聽的人,都有些微微地醉。“花兒”裏的光陰,清豔幹淨,是滄海桑田過後的那種淳樸。

路兩邊的山高呀,高呀,高到天空裏去了,隻留下一線藍天。天窄,鷹愈加的高。峽穀的絕壁之上,長滿了樹木。你隻能說樹木,分不清山上哪一棵是鬆樹,哪一棵是柏樹,哪一棵是樺樹。那種綠,有了墨色,有了蒼茫。山頂上流雲,有點醉,斜斜地走,遊絲細軟的小模樣。

山上,都是樹,都是樹。如果還有別的,就是花草。野杜鵑,野牡丹,野玫瑰……什麼都是野的。這野的風情,如大雪撲麵的清新,驚豔絢爛。這野,是來自詩經的韻味,時光流轉,依然看一眼就醉。

朱岔峽的雨,像是從唐朝趕來的,潮潮的粘人,泛著舊光陰的氣息。落在花瓣上,豔豔的有點冷。

先明峽

小三峽的水,都是柔弱的,潺潺涓涓,很低調。可是,到了先明峽,水就飛翔了。多麼奇妙啊。不管今夕是何年,水盡管飛——飛得沒有了風塵氣息,剛勁孤傲。

這裏有亞洲之最的引大入秦工程先明峽倒虹吸,落差107米,如巨龍橫亙於兩座高山之間。那世俗的高樓,跟這飛翔的水比起來,真的不算什麼。

所有的水都是趴在地上奔跑。就算很大的河,頂多也是有些大氣勢罷了。可是,這水若是淩空飛起來,就野氣了,霸道了。瀑布也是這樣。隻不過瀑布,是順流而下,是穿了水珠的長衫,多麼鼓蕩的樣子。飛,有點妖妖的,有點驚豔。

先明峽的水,是從平地一躍而起飛起來,飛到高空裏去。飛的是一股勁兒,擰著的勁兒。乘著火箭那樣,有著殺傷力的美。和這樣的飛翔比起來,連白雲都有些頹敗了。

多麼美多麼氣勢絢爛的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