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拉拉隊,還是看球員?(1 / 1)

看拉拉隊,還是看球員?

專欄

作者:宋曉軍

北京時間3月2日早晨,看到美國國會和白宮未能找到取代“自動削減”的替代方案的消息後,我想起了10小時前在電視台做一檔涉及美國重返亞太的軍事節目時,對年輕的編導們開了一句玩笑:在看籃球比賽時,你是想看中場休息時的拉拉隊呢,還是想看球員的比賽呢?我說這個比喻的啟發,來自一周前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說過的一句話。

2月25日,德國《經濟周刊》發表一篇題為《美國的D日》的對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尼爾·弗格森的采訪。采訪圍繞著3月1日財政開支“自動削減”後一些趨勢的預測。在采訪中有這樣一段問答——問:但奧巴馬在一年前曾宣布,要在政治和軍事上加強美國在遠東的力量。答:我要說的是,這被美軍高級將領視為一個糟糕的笑話。而這大概不是什麼秘密。奧巴馬在演講中宣布了這個計劃,但之後沒有行動。這位總統反正不可信。我的啟發是,這位當下紅得發紫的教授的這句回答,顛覆了近兩年來很多國內媒體圍繞美國“重返亞太”所做的一係列含有軍事內容的新聞產品的理念。因此我才會比喻美國近兩年來在中國周邊調兵遣將彰顯要重返亞太的演習是“拉拉隊”,而真正的“球員”比賽在白宮和國會。

說到真正的“球員”比賽,就不能不提這兩天已經被美國高度關注的美國聯邦預算將要實行的“自動削減”。正如媒體上看到的一樣,在下個財年來臨前的7個月,如“自動削減”生效,美國政府預算將不得不削減約850億美元。而這其中有50%即425億美元由國防開支承擔。那麼為什麼要國防開支承擔這麼多呢?我們先看看從2002~2012財年聯邦預算支出前四位的支出情況。第一位是社保基金,為7773億美元,10年內增幅為36.8%;第二位是國防開支,為6480億美元(其中有118億美元戰爭特別預算),10年內增幅為103%;第三位是醫療保險,為4780億美元,10年內增幅為67.7%;第四位是醫療補助計劃,為1850億美元,10年增幅為37.8%。這四項開支加上政府的其他開支已經無法被2012財年的政府稅收和其他收入所衝銷,於是必須通過發放聯邦債券來平賬。但發債的利息同樣要由聯邦預算支付,如果利息達到一定數額則影響聯邦債券的信譽評級。於是2011年8月國會就通過了一項“預算控製法案”。根據法案,第一輪10年的削減計劃攤到國防開支上為4870億美元,剩下10年內削減1.2萬億的計劃再談,最後時期為2013年的3月1日。現在時限已到,雙方沒有談攏。根據削減後影響的“輕重緩急”,就有了7個月內削減425億美元國防開支的結果。同時。若此後9個財年沒有新的稅源或經濟增長有限,每個財年國防開支還要削減約500億美元。

目前有關國防削減的細賬還沒有出來,但同樣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推論,無疑首先要削減的就是軍隊的部署和非作戰行動。說到奧巴馬的重返亞太戰略,其軍事資源主要是海軍。別的不說,僅以美國海軍每年消耗130億加侖燃油約40億~50億美元這一項,就可以想象弗格森引用美軍高級將領將奧巴馬重返亞太戰略視為一個“糟糕的笑話”的內涵。現在我們可以想象一個跨越20年的中、美國防開支對比的坐標。坐標的右邊是10年前美國國防開支是中國的約19倍,中間是現在美國的國防開支約為中國的6倍,左邊是10年後美國的國防開支約為中國的1.5~2倍。其實這個“坐標”就是奧巴馬政府製定重返亞太戰略最基本的判斷根據。但是弗格森認為奧巴馬政府在實施這個戰略時是一塌糊塗的。他認為:對美國來說,明智的做法是,更賣力地拉攏中國,促使北京承擔更多國際責任,讓中國時不時地扮演一下國際警察的角色。但沒人試圖這麼做。實際上,這可以看成弗格森按照美國傳統的“以實力而不是以意圖”製定戰略原則而提出的一個“合理性建議”。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以穿越曆史的眼光和睿智寫了多本暢銷書的弗格森提出的這個“建議”,對於美國利益而言是更具有想象力和長遠性的話,同時在未來10年由比希拉裏更務實、經驗更豐富的克裏來執行,中國是不是應該考慮依托自己不斷增長的實力在重塑國際秩序上幹點兒什麼呢?但是從目前媒體“隻看拉拉隊、不看球員”的表現上看,至少在媒體層麵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