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一亂聖人留?
?爭名奪利幾時休
漢高祖滅秦楚龍爭虎鬥
傳留到漢憲帝三國分頭?
曹孟德占天時人稱魁首
吳孫權得地利駕坐龍樓?
漢劉備占人和舍命交友
隻落得沒有安身地四海漂流……
這是單田芳老先生三國評書的經典開場白。說書在GD粵語等地區俗稱講古,雖然說的是曆史,但並不忠於曆史,講究故事性,人物性格鮮明,語言豐富,表演細致。
本來“說書唱戲講古,茶餘飯後助興。”斜陽古柳之間,聽說書人講一段膾炙人口的曆史故事,在沒有電影、電視和網絡的年代,即普及了曆史常識,又解除了勞作後的寂寞與疲憊,何等好事!
喊冤的是那些曆史人物,被人為的塗上了各種標簽。其中有一位,論相貌,論身材,丟在人堆裏,沒有人會看上第二眼,但他偏偏又能力出眾,戰鬥力比那些相貌堂堂的人高出不少,如果他守些“規矩”,知道“盡忠守正”,大概也是可以當英雄來歌頌,可惜這個人花花腸子太多,又有“篡漢自立”之心,那就怪不得說書人把他醜化成花臉奸臣的形象了。
說了這些,大家可能知道我說的是哪位了,不錯,正是“負罪”多年的曹操。
曹操名聲不好,其實也怨不了別人,一是他終究沒有得到天下,無法控製輿論;二是他的確做過缺德事,有不少劣跡。
其實曹操還算幸運,到宋代才開始臭名遠揚。隻不過在說書藝人的幫助下,連裏巷中的小孩子都知道他的“惡名”,鼎鼎大名的蘇東坡就曾聽說:有個調皮頑劣的小孩子聽書的時候,情緒激動,聽到劉備戰敗,便皺眉、悲傷涕泣;聽到他戰敗,就歡唱快活。(蘇東坡《東坡誌林》)
不過,曹操不怕,他一輩子打的敗仗屈指可數,所以控製不了情緒的孩子們,你們哭的機會實在是太多了!
當然孩子們快活的時候還是有的,劉備後期在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幫助下打的勝仗還不少,至於董卓、袁紹、呂布、孫堅、公孫瓚等人也不能忽視,他們可從來沒有想過當配角。
說了這麼長的一段話,其實想說評書、演義中的人物千萬不要和曆史上的真人劃上等號,而本人下麵所說的全部來自正史及其他史料,沒有半點虛構的成分,隻是加入了筆者的理解和判斷。
鄭重聲明:全文有史可證,有據可查,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當然,就像一盤營養豐富的菜肴,如不加點作料,必定食之無味,但作料的分量定要拿捏得恰到好處,不能喧賓奪主,如果你品嚐後覺得本人做出的這盤大菜味道不夠鮮美,入口不夠順滑,那隻能說明本人烹飪技術有限,而不是作料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