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功敗垂成(2 / 2)

有一天中郎將董越前來見牛輔,牛輔讓人卜算吉凶,結果得到了一個《周易》上的《睽》卦,卜算的人說,火克金,是外麵的人企圖對裏麵的人有所行動的卦,牛輔聽後立即殺了董越(《魏書》)。

不久,牛輔軍營裏麵有士兵趁夜間叛逃,軍營之中一時騷亂不安,神經過敏的牛輔以為全營的士兵都背叛了他,就取出自已的金銀財寶,和一向關係很好的月支胡人赤兒等五六人一起翻出城牆,北渡黃河。

沒想到赤兒等人見牛輔所帶財物很多,就起了殺人越貨之心,於是搶劫了他的財物並把牛輔的頭砍下來送到了長安請賞。

朝廷就這樣莫明其料地滅掉了心腹大患。

事情遠沒有結束,李傕等人回來後,得知牛輔被殺,大軍頓時成了沒人認養的孩子,心灰意冷之下,本打算各自分散回家。

偏朝廷遲遲沒有發布赦免董卓舊部的文書,又開始流傳要殺死所有涼州人的謠言。令李傕等人極為恐慌。

這時牛輔營中有個討虜校尉叫賈詡的,是涼州武威人,是個深藏不露的曆害角色,在李傕等人彷徨不安的時候,站出來說道:“聽說長安城中的人議論說想要殺盡涼州人,而各位丟下部屬單獨出逃,就是一個亭長也能把你們捆綁起來。不如帶領部屬往西去,在經過的地方招募士兵,來攻打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有幸把事情辦成,就可以以朝廷之威來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跑也不晚。”這幾句話有如醍醐灌頂,李傕等人一下子就清醒了。

李傕立即帶領部眾向西進軍,所到之處收容了不少逃亡的士兵,實力大增。

王允得到消息,立派胡軫、徐榮在新豐迎擊,結果徐榮戰死,胡軫帶兵投降。

王允沒想到涼州兵如此之強,就派兩個涼州官員胡文才、楊整修,去安撫李傕等人,但王允平時因董卓的關係,對涼州人是極討厭的,可想而知,這兩個涼州的官吏是被冷落的對象,而且王允並沒看清事態的嚴重性,隻是叫二人傳話:朝廷沒有誅盡涼州兵之意,李傕、郭汜你們二人,帶兵進京,意欲何為?

結果是,胡、楊二人並沒有幫王允說話,而是毫不客氣地把那些叛軍帶到了長安。

大軍趕到長安時,已有十幾萬人。在趨往京城的路上,又和董卓原來的部下樊稠、李蒙、王方等人合兵一處,兵力更盛,很快包圍了長安城。

長安城內守軍不多,但城牆高陡,李傕等人一時也無法攻破,圍城八天之後,(《三國誌》記載為十天,但過程極為簡略)城內的蜀兵突然叛變,打開大門接應李催大軍進城,王允的防線徹底崩潰。

呂布的軍隊守在城北與攻打城北的郭汜對峙,聽說城門已破,呂布知道守不住,遂打開城門,上前對郭汜說:“不如我們兩人都退兵,你我二人來場決鬥,將軍敢嗎?”

郭汜勝券在握,不想在部下麵前示弱,於是出列和呂布較量,幾個回合之後,郭汜就被呂布以矛刺中,郭汜的隨從見勢不妙,立即衝上去把郭汜救了回去,他們可不管什麼狗屁約定,馬上一擁而上,呂布兵少,隻能敗走。(《英雄記》)

走之前,呂布想邀王允一起逃走,但王允拒絕了,斷然道:“我最大的願望是安定國家,如果做不到,那就有死而已。”呂布隻得帶隊隻身離開。

李傕、郭汜殺入長安城後,殺了太仆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吏民死者不可勝數。王允和皇帝隻能跑到宣平城樓躲避叛軍,李、郭大軍很快包圍了城樓。

李傕、郭汜看到皇帝後,還是按臣子的禮節於城門下拜,並伏地叩頭,此時獻帝已有些年歲,就指責道:“你們攻入京城,想做什麼?”李傕道:“董卓忠於陛下,而無故為呂布所殺,臣等為董卓報仇,不敢作叛逆之事,如果臣等大仇得報,願到廷尉那裏領罪。”李傕、郭汜的部下則不停叫嚷著交出王允,不肯離去。

王允無法,知道躲不過去,為免天子受累,隻得在李傕、郭汜等人的逼迫下,出來見李傕,被李傕當場殺死,並被暴屍街市。同時被殺的還有王允的宗族十餘人。(張番《漢紀》中)

就這樣,在董卓死後不到六十天,長安城就易了主。李傕、郭汜將參與謀殺董卓的人全部處死,又找到董卓遺骸,派人埋葬於鄖,不料幾天之內,狂風、暴雨不停,大水流進墓坑,把董卓的棺材又衝了出來,也許上天也不願意董卓安息吧。(語出《三國誌》)

掌控朝政後,李傕等人馬上逼著天子給自已封官。李傕擔任車騎將軍、池陽侯,兼任司隸校尉、授給符節;郭汜擔任後將軍、美陽侯;樊稠擔任右將軍、萬年侯。李傕、郭汜、樊稠三人總攬朝政。

張濟擔任驃騎將軍、平陽侯,駐紮在弘農。

李傕本想給賈詡封候,沒想到賈詡堅決推辭,說:“我不過是救命之計,哪有什麼功勞!”李傕隻得作罷,改任賈詡為尚書典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