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滴血鳴冤(1 / 2)

“果然是閹黨假冒錦衣衛!”

我緊皺著每天,上下打量一眼這三個惡鬼,很快,又疑惑道:“覬覦寶藏?老人家,你且說仔細些,我沒聽懂,什麼覬覦寶藏?這和寶藏又有什麼關係?難道這就是你們被屠莊的原因?!”

“正是,先生真乃神人也,慧眼如炬,正是因為寶藏,我們蘇家莊上上下下百餘口人,就這麼被這些閹黨,假冒錦衣衛,一夜之間斬殺殆盡,雖然我們村民們最後關頭奮力反抗,也將這些閹黨誅殺一空,但此事也因此而埋沒在這雙龍峰之下,三百多年啊……唉!”

蘇老頭兒說著,已然是老淚縱橫,伸手抹了把眼淚,繼續為我講述這場驚天動地的百年冤案。

說起這場冤案,就不得不說一說當時的朝代,明朝時期,明熹宗朱由校,明光宗朱常洛皇長子,明思宗朱由檢同父異母兄,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歲即位,熹宗好木工,即位之後不理朝政,故而促使朝政日益腐敗,激烈的黨爭現象逐漸顯出端倪。

早在萬曆年間,顧憲成在東林學院講學,一批下野官吏紛紛追隨,因而有東林之名。朝中趙南星等大臣也遙相呼應。漸漸形成東林黨。

天啟帝即位後,所謂天啟,乃明熹宗即位的年號,故而被稱之為天啟帝,天啟帝令東林黨人主掌內閣、都察院及六部,東林黨勢力較大,眾正盈朝。楊漣、左光鬥、趙南星、高攀龍、孫承宗、袁可立等許多正直之士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方從哲等奸臣已逐漸被排擠出去,吏製稍顯清明。在東林黨人的輔佐下,天啟帝迅速提拔袁崇煥。

天啟二年,下詔為張居正平反,錄方孝孺遺嗣,優恤元勳,給予祭葬及諡號。在對待西方占據澳門問題上,態度強硬,多次與荷蘭殖民者在澎湖交戰,並且獲勝。且有罷礦監、安撫遼東的之舉。

總而言之,天啟初年,東林黨勢力龐大,凡是反對他們的,都被斥為邪黨。樹大招風,物極必反。東林黨激進的言行,使得有些人頗為不滿,其中有齊、楚、浙三黨頗為強勢。於是東林黨與非東林黨的紛爭迭起。魏忠賢得勢之後,聯合非東林黨的各派人士,形成“閹黨”,直接對抗東林黨。

天啟三年,魏忠賢執掌東廠,用閹黨的勢力製衡風頭正盛的東林黨。

恰逢國本動蕩的年代,外有金兵侵擾,內有明末起義,正是國難當頭,內憂外患的時期。明熹宗朱由校卻不務正業,不聽先賢教誨去“祖法堯舜,憲章文武”,而是對木匠活有著濃厚的興趣,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隻知道製作木器,蓋小宮殿,將國家大事拋在腦後不顧,成了名副其實的“木匠皇帝”,魏忠賢總是乘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貫注之時,拿重要的奏章去請他批閱,熹宗隨口說:“朕已悉矣!汝輩好自為之。”

至此,魏忠賢逐漸的專擅朝政!

魏忠賢遍樹黨羽,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他們沆瀣一氣,排斥異己,尤其將東林黨人視作眼中釘,必欲除盡。楊漣、左光鬥等皆慘死於其手,而熹宗絲毫不覺,連高官楊漣被害多日,都不知道他已死,魏忠賢之暴行,朝野盡知,百姓更是生靈塗炭,他非但在朝廷結黨營私,更是在朝外圈地稱王,稍有不從者,必然會被魏忠賢迫害。

蘇家莊的下麵,乃是埋藏著一個巨大的金礦,而這個消息不知怎麼的傳到了魏忠賢的耳朵裏,魏忠賢當時與山西都司姚左裕私下裏勾結,姚左裕本是一方惡霸,而後由魏忠賢的義子倪文煥引薦,並被魏忠賢重用,一路升到了都司的位置,自然是對魏忠賢感恩戴德,魏忠賢聽說了此地雙龍峰的山腳下,一個古老的村落世代守護著一個金礦,開始有些不相信,就命令自己的手下來到此地,與姚左裕一道查看。

蘇家莊的人知道地下埋著金礦的事情被奸賊獲悉,不得已,便遣派一人,前往吏部,找到一個主事,試圖將此事傳遞到當時的東林黨內閣,若是讓魏忠賢霸占了此地的金礦,那簡直就是百姓之難,倒不如將此事大白於天下,交由朝廷處置。

蘇家莊村民們天真的想法並未真正得到落實,豈料那個吏部的主事,竟也是魏忠賢的人,魏忠賢知道此事,便是深信此地必有金礦,故而命令閹黨假冒錦衣衛,並扮成土匪的模樣,來到此地,將蘇家莊大大小小的村民們,趕盡殺絕,要說冥冥中自有天意。

在當晚蘇家莊與前來屠莊的閹黨同歸於盡的第二天,魏忠賢一方並未再派人來勘察金礦,而其餘的都司、中書省都沒有了任何動靜,村民們也不知為何,便是做鬼做了三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