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傳道(1 / 2)

兩人腳尖輕點,挪移,翻轉,片刻之間,便已不見了身影,二人疾馳後來到,一片竹林,清風搖曳,竹影婆娑。二人行進,來到一片竹舍之前。隻見一頭頂玉簪,身著純白道袍的中年道人,手持一拂塵,於清風中,飄然而立。隻見其,鳳目疏眉,麵色紅潤,神態飄逸,氣質非凡,果真是有道全真。那道人見二人前來,一揮拂塵,指著麵前,兩個蒲團,說道,坐吧。言畢,自己盤膝而坐於另一蒲團之上。那少年與年輕男子,聽到道人言語,立即盤膝坐好。神態莊重,聽候道人言語。隻見那道人,對少年說道,明塵,你入門時日已經不短了,你可還記得為師為何要給你起明塵這個道號嗎。少年說道,徒兒記得,師父說明塵一則是徒兒自有記憶以來便已入門,而前塵皆忘。而來曆卻又神異,所以師父希望徒兒日後修行有成,可自我探尋,明了前塵。二則,師父說徒兒天生無垢,心思空靈,於修行一途上可事半功倍,然則似徒兒這般清淨極易於道途之中,遭人算計,為人所害。且一旦受到刺激,道心受損,極易產生較為強大的心魔,難以自拔,從而走上歧路,所以師父說修行一途,道心可不染塵,卻不可不明塵,明了世間紅塵,才能更好修持自我,練就一顆無漏道心。道人說道,不錯,看來為師所言你並未忘卻。自你入門以來為師便隻傳授了這養氣之法給你,除此以外未傳你任何東西,法術,神通一概未授,你可知為何。少年答道,徒兒不知,不過徒兒料想,師傅如此,必有用意,大抵應該是希望徒兒不要分心,打好基礎吧。道人言,為師,傳法不傳功,之前隻傳你養氣之法,是不希望你在,養氣一境,太過分心,打不牢基礎。不然以你的天資體質,若為師傳授你,其他速成養氣之法,你隻怕成就歸元的速度還要遠遠快於當下,養氣,歸元二境,乃道基前境,倘若養氣歸元二境,走的太快,以致基礎不牢。道基那關便注定不穩啦。若連道基都難以成就,又何言道途,何談前路那。

如今,你已入歸元境,元海已辟,為師便正式傳授你先天一脈的根本道法,傳你先天之法前,為師先給你說說咱們先天一脈的來曆。我們先天一脈祖師,為先天道尊,其聞道於上古,成道於中古,曾問道與媧皇,論道於太上,見證元會交替,也曾參與各族交戰,雖在當時道尊修行尚短,貢獻未必多大,卻也著實參與了上古一戰,見證了媧皇等人的無上風采。若論道統來曆,縱然是各大聖地,昆侖,靈山也不敢言勝過我們這一脈。我門道法,名先天法,講究外合天地,內修道法,溝通自然,以成先天。我門道法,或許不是修行速度最快的道法,也不是鬥法最強的道法,卻絕不遜於天下任何一家道法,縱然有人說我們這一脈不善爭鬥,可至尊以下道統我們還不放在眼裏,即使是其他至尊道統,又有哪家敢言鬥法可穩贏我先天一脈。我門道法,修至大成。身與意合,天人合一,與天地合為一體,天地山川,草木蟲魚,無不為我所用,無不與我相合,神念一起,便是自然之法,天地之力。修行不是求一時快慢,也不是爭一時長短,道途漫漫,我等爭得是那大道,求得是那至尊之巔。而我門先天道法便是我等在修行途上可與世間天驕一爭大道的底氣。也是我們一脈縱然人煙稀少,幾至單傳,行走天下卻無人可欺的憑仗。如今,我便傳,這先天法,言罷,便在少年眉心處,食指輕點,便將這先天法的修行法門,盡數傳入少年腦海之中。少年閉著雙眼,感覺自己腦海之中多出來的信息。道人收回手指,對少年說道,我傳你的,先不急去看,回頭在漫漫感悟,為師還有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