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一曲飽含悲憫沉痛的調子,徘徊在陋巷低簷下。歌聲傳入拄杖人耳中,傴僂著的身子在落滿枯葉的禿樹下悄立已久,瑟瑟西風拂動著破舊不堪的布袍下擺,拂動著雜亂灰白的長髯,老人不禁心頭湧起陣陣思潮,口中發出一聲細不可察的吟歎。

“亞父,這曲子好是哀傷!”攙著老人的少年不過十一二,嗓音卻已帶了幾分粗氣。

老人跺杖笑罵道:“你這犢子又不知書,也懂什麼叫哀傷?”

少年聞言臉色一紅,急吼吼道:“怎生不懂?叔父也愛唱,說講的是周大夫亡國之哀,還硬生生叫我記著,好莫忘了咱們楚國的深仇大恨哩!”老人神色陡變,斂袖捂住少年口鼻,轉到樹後,怒斥道:“生怕別人不曉得我們的身份嗎?若有好歹,叫老夫怎生向你叔父交代?”

少年挺起胸脯道:“他們打不過我,我才不怕哩!亞父,求您啦,就讓我去救叔父吧!”老人臉色一沉,斬釘截鐵的語氣不容反駁:“閉嘴!給我乖乖地去會稽,莫要胡鬧。”少年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悶不做聲。

“範先生,範先生!”循聲望去,一弱冠男子從山坡上奔來,短衣麻衫衣著打扮似是尋常農家人,輕身功夫倒是了得,轉眼便到了跟前。男子神色頗是焦躁,卻也警覺,環顧四周方才上前於老人附耳幾句。

老人蹙起雙眉,沉思片刻道:“速去會稽,刻不容緩!”

“可族叔……”青年似是猶豫。

“你族叔老夫自會設法營救。”老人疾言厲色,“家國有若累卵,這般優柔寡斷,如何能指著你們成大事?”

青年臉上泛起一陣青紅,諾諾稱是,可旋身環顧,四下無人,哪還有那少年蹤影?

“……範……範先生,阿羽……阿羽他不見了……”

“好個小冤孽……”老人又驚又怒,連連跺杖,然他一生曆經波折,隻片刻便冷靜下來,低聲囑托那青年,旋即順著山坡踽踽遠去了……

凜冽秋風,掠地而過,卷起敗葉殘枝,聚而複散,一如飄零人生,無常世道。那宛轉哀愁的歌聲倏而又起,青年佇足在樹下,不禁心中悵然,兀自喃喃道:“又是黍離之悲,亡國之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