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傳中華視覺文明構建當代中國美術學
特別策劃
作者:曹寧
美術學是人文科學的組成部分,是一門研究美術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中國美術學作為藝術學科的一個分支,涵蓋了視覺造型創作與美術史論研究的廣泛領域,是藝術學領域的支柱學科之一,在我國文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國美術學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課程設置以及未來發展成為我們探討的主題。
一
總是要回顧曆史的長河,才能看到未來的發展與方向。
在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曹意強看來,如果從世界美術史的整體圖景看待中國美術的曆程,我國美術為人類藝術做出了三個無可替代的貢獻。首先是宋代的繪畫,尤其突出的是山水畫和以花鳥蟲草為母題的繪畫。宋代的山水不僅在表現手法而且在觀念上獨樹一幟,範寬、郭熙、董源、巨然等人的作品分別創造了以高遠、平遠、深遠為宗的北派山水與江南風格,而這兩種風格觀念正好對應於歐洲風景畫中後起的英雄式風格與田園抒情風格。自此山水畫成為中國美術的主導。這是人類藝術史上獨樹一幟的事件。南宋院體繪畫的寫真成就堪與歐洲文藝複興以來的再現性美術相媲美。後者致力於創造栩栩如生的人物,而前者賦予了花鳥草蟲同樣的生命。當歐洲傳統中的鳥禽看若標本,宋畫中的鳥類形似而傳神。這是了不起的偉大成就。人文畫的觀念在很長曆史時期裏遮蔽了其熠熠光彩。集詩書畫三絕為一體的文人畫的興起,更是世界藝術史上的特殊事件。從專業的角度看,文人畫屬於業餘興趣的產物,它卻主導了我國的美術思想。西方美術教育引入中國是中國美術史的重大轉折,專業美術院校由此誕生,油畫成為中國美術的重要力量,作為參照係,中國畫的概念由此產生,中國畫的畫法也由此改變。如無西畫的參照,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等畫家很難說能超越文人畫傳統而自創新格。當然,中國美術的重大事件不限於所列之事,隻是點出中國美術在世界藝術史中幾處高光而已。
具體到中國美術曆史的淵源,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梁玖認為,中國美術曆史的空間邊界至少包含五個重要範疇——中國美術認識曆史、中國美術思想曆史、中國美術創作曆史、中國美術文明曆史、中國美術交流曆史。其中的中國美術創作曆史又包含中國美術技術史、中國美術材料史、中國美術作品文獻史、中國美術風格史等。因此,每一個中國美術曆史設計的範疇都可以勾畫出相關“最具標誌性的事件”。
隻有確立了“審視”中國美術史“最具標誌性事件”的標準後才能做出非主觀的陳述。這個審視標準至少包含四個衡量指標:改變、新增、推進、影響。即,一個美術事象的出現或存在改變了原有美術承傳、新增了美術元素、推進了美術文化變遷、影響了當下和未來美術的演進。梁玖依據評判中國美術史“最具標誌性事件”的八字標準看“中國美術史最具標誌性事件”有二十大項目。即:
1.東漢鴻都門學的建立。創立於東漢靈帝光和元年(178年)二月的鴻都門學是漢代學習、研究文學藝術的高等專科學校。因校址設在洛陽鴻都門而得名,是中國最早的專科大學。
2.南朝齊謝赫在著作《古畫品錄》提出了審視品評中國古代美術作品的標準與重要美學原則——“六法論”。
3.唐代畫學形成了中國完整的美術學學科體係。如花鳥畫、山水畫等在此時成為獨立畫科。
4.唐代張彥遠著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著作——《曆代名畫記》。“全書十卷,可分為對繪畫曆史發展的評述與繪畫理論的闡述、有關鑒識收藏方麵的敘述、370餘名畫家傳記三部分,具有當時繪畫‘百科全書’的性質,在中國繪畫史學的發展中,具有無可比擬的承先啟後的裏程碑的意義。”
5.宋代建立了製度明確的畫院製度。宋代畫院“成為中國古代美術教育史上最為完備的規模最大的藝術教育機構”,並且在宋徽宗時成立了中國古代美術教育曆史上唯一的專門繪畫學校,即國子監“畫學”。
6.清代出現繪畫“四僧”學派。“四僧”是指原濟(石濤)、朱耷(八大山人)、髡殘(石溪)、漸江(弘仁)。藝術上主張“借古開今”,反對陳陳相因,重視生活感受,強調獨抒性靈。”
7.1903年製定中國近代第一個學製係統——《癸卯學製》。《癸卯學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標誌著中國近代教育製度的確立,它的實施宣告了封建教育製度即將退出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