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承傳中華視覺文明構建當代中國美術學(2 / 3)

8.1906年兩江師範學堂創設中國高等學校中第一個圖畫手工科,為中國培養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術師資和藝術人才。

9.1912年11月烏始光等創辦中國現代第一所美術學校——上海圖畫美術院(後改名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其成立“掀開了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史上的第一頁,標誌了具有現代美術教育理念的新型學校的正式誕生,從而構建了一個確立先進的美術教育體係、培養專門的美術人才、造就未來的美術大師的實驗平台”,也使當時的中國美術教育具有規模係列效應,產生了國際性的影響。

10.1930年秋改1928年3月1日創立於杭州西湖羅苑的國立西湖藝術學院於1930年秋改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並附設高級藝術職業學校,蔡元培是該校的倡建者和創辦人。學校以“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為宗旨。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是當時國內有名的藝術學府,隸屬於教育部。

11.1942年5月28日晚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發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了“作為觀念形態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的著名論斷。該講話思想對中國藝術文化的創造變遷具有重要影響價值。

12.1949年7月21日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中國美協前身)在北京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宣布成立。

13.1950年4月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與華北大學三部美術係合並成立中央美術學院。

14.“文革美術”。

15.出現“傷痕美術”觀念。即20世紀70年代後期中國出現的美術現象。

16.“八五思潮”的出現。即上世紀1980年代中期出現的一種美術思潮。它對當代的美術甚至電影、音樂等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17.1989年2月5日“中國現代藝術展”開幕。

18.1994年東南大學成立藝術學係。這是中國第一個將“藝術學”設立為高等教育製度的行為,為1997年教育部將“藝術學”確立為藝術學科目錄中的“二級學科”奠定了學理與事實基礎,也為中國藝術學學科的探索構建做出了裏程碑式的貢獻。

19.2001年教育部頒布《全日製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

20.2011年“藝術學”獨立為學科門類,開啟了建設中國美術學學科新秩序的時代。

曹意強認為,中國的美術學科以20世紀初建立專業美術院校為起點。我國的美術學科原初是歐洲和蘇聯的融合體。自18世紀以來,美術學科包括繪畫、雕刻、建築與美術史與理論。這是培養美術專業人才的完備體係。專業院校均設置國畫係、油畫係、版畫係、雕塑係、工藝美術係和史論教研室。

梁玖用具體的時間段以“學科”概念審視“中國美術”,依據時間變遷而論,可分別為五個階段:其一,1903—1949年9月,初創多元建設時期。其二,1949年10月—1966年6月,變革完善時期。其三,1966年7月—1976年10月,“文革”美術觀念時期。其四,1976年11月—2000年,恢複重構係統化時期。其五,2001年至今,深化規範建設時期。

與其他藝術學科一樣,中國美術學科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違背美術教育規律的問題。

就目前我國美術學學科建設的問題,梁玖認為問題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麵:其一,缺乏獨立思想;其二,缺乏自主規格;其三,欠缺學科理想;其四,欠缺真正的學術獨立;其五,缺乏真正的思想者;其六,欠缺當代學科學術。因此,美術學科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科研究、作品創作的觀念、方法、資源、評價上等都顯現滯後現象。而中國美術學人才培養目標,目前是存在缺失“多元成長取向形成規格的任務目標設定”問題。這是緣於中國美術界欠缺真正的美術思想家和美術教育家與缺乏本土美術教育思想所致。

作為國務院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曹意強指出,目前的本科設置目錄有些地方違背美術教育的規律,分為中國畫(含書法)、繪畫、設計和雕塑。在此油畫與版畫的名目消失而合混表述為繪畫,仿佛中國畫不屬於繪畫。這種違反藝術教育常規的分類極不利於油畫與版畫的教學。美術學科和整個藝術學科一樣,不僅存在有違規律的目錄設置,而且學科的管理劃一,評估體係極不合理。目前我國的高等藝術教育分四類:專業藝術學院、綜合藝術學院、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綜合性大學藝術教育。這四類的藝術教育的資源需求、師資力量、培養目標和教學方式應有所側重,宜采取分類管理。在評估體係上,采用量化的標準,這看似公平的方式正在嚴重影響我國藝術教育的健康發展。現行的評估標準不尊重藝術教育的基本規則,也不考慮專業的特性,更無視學校或個人的實際創作、研究與教學水平。可以說,現行的評估體係貌似科學,實則是底線標準。好的學校與次的學校排在同一量化線上,表格中的數據是打分的依據。這導致各院校忙於跑學科點、爭項目、搞出版,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教學、創作與研究的本行上,因為前者而非後者決定了學校的命運。教師的晉升也是這樣,學術與創作的水平無所謂,教學更是如此,重要的是在核心級刊物上發表相應數量的論文篇數,並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這種底線量化標準和上述存在的問題,如不加以改變,勢必會妨礙中國美術學科的發展,隻有糾正了這些原本不應出現的問題之後,我們才能展望中國美術的前景。曆史已證明,美術學科理應會對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做出巨大貢獻,意大利文藝複興的發動機不是美術嗎?但前提是這台發動機必須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