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操縱畫麵的主觀者也就是藝術家似乎更像是跨在陰陽兩界的傳媒者。
三、視覺闡釋與真實記錄
通過文字對作品進行視覺闡釋是必要的,這一行為使自畫像題材的作品與藝術家的研究產生了新的價值。從有美術史以來,我們就開始接受自畫像的敘述方式,從自我人生的記錄到自我內心的審視,無數的藝術家以這樣的手段無聲地傳達著內心的真實與不可逃避的時代的真實。我們今天可以用自畫像作為曆史研究的資料文獻,從中分析畫中人的時代風貌與信息,並可嚐試提出新的比照與探究。心理學的研究依然可從自畫像中尋找可用的養料。
倫勃朗是以自畫像貫穿一生的忠實自我記錄者。還有一些更具戲劇感的自畫像則是由藝術家扮演某種角色。創作過程中,作者也從現實身份蛻變成戲劇角色。作為現實的鏡像,創作者省略的現場,即是創造一個屬於畫麵的現場。這一過程使運用照相達到真實複製效果的科學技術行為也具有了書寫性。在呈現過程中,畫麵效果成為真正的操縱者,傳統繪畫技術與現代攝影技術都不可逃避地從事著邏輯布局的任務,從而達到以距離交換立場、使作品發聲的視覺闡釋目的。自畫像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則成為後現代的典型胚胎,在其營造的劇場,成為角色的自畫像也由此承擔了理所當然的“荒誕”任務。在後現代主義的理論中,荒誕成為理所當然,不再“荒誕”。那麼,在此麵前,我們真實的生存狀態卻成為了一種荒誕景象。文化複製與體製複製是自畫者在創作中無可逃避的責任。這一切仿佛是機械性的條件反射,是存在意識的生物反應,不可能停止。自畫像也是一種戲劇性的對現實的真實記錄。創作過程由此成為畫麵之外的自我意識的“鏡像玩味”。
四、符號意義
複製在自畫像的創作過程中是成像的真實執行者。以美術史的記載為證,模特是有力的創作道具與真實條件,畫麵最終成為真實與意識的拚貼。傳統的寫實技法與現代的攝影技術都是將真實與意識、現實與夢想封閉在同一個結果當中的手段。整個結果是直接指涉生命狀態與社會現實的詩意實踐,用強調性的或批判性的視覺樣式製定符號。
在這複製過程與結果中,符號的強烈意義可使畫麵中的自畫者與畫麵之外的自畫者自覺降低距離,甚至產生幻覺,認為畫麵內外的為同一人。而從藝術作品的獨立性意義看來,作品內外的自畫者形象互為他者。畫麵上逐漸呈現的自畫者在逐漸完整的過程中便進行著脫離的行為,直到成為與這個世界緊密相連又相互分離的一種意識情態。
自畫像、自畫者、生存狀態,這三者之間由此形成了一個“真實”世界,真實中的衝突卻成為作品視覺效果的煽動性功能。
作者係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
(責任編輯:高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