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畫像與自畫者對話的現實意義
學術論壇
作者:張曉童 尹子丹
【內容摘要】自畫像作為藝術家陳述生命的一種敘事手段,從以傳統繪畫技法為手段的古典的架上到以科技為技術支持的當代,不變的是畫者為雙重參與者的身份,在畫麵內外都在進行著自我的審視。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現代與後現代的“荒誕”的討論,社會現實與烏托邦、當代的攝影觀念與技術多重參與構成畫麵的設計與敘述等,都成為文章討論的問題。
【關鍵詞】存在主義自畫者自畫像荒誕戲劇現代主義
一、自畫像
自畫像具備一定的自傳性,其曆史從西方中世紀的拉斐爾到現代的辛迪·舍曼,從古典架上到以現代科技為媒介呈現。無論手段如何,都是在進行著現實的自我與作品中的自我以及自我與現實世界的對話。藝術家在不同時期的自畫像都是一把打開其精神世界大門的鑰匙,使我們無需依靠文字,仍可了解到那時的生活信息、時代信息。
當自畫像的作者以一個藝術家的身份參與了自畫像的討論,其行為會使這個過程成為一個有溫度的、更為生動的探究過程,這也是一個自我審視與自我建立的“文字行動”,是作者在自畫像之外的一份具有現實意義的、書寫為動態創作的藝術行為。作者以一個書寫者和一個藝術家的雙重身份,對自我創作與內心感受進行雙重剖析與雙重闡釋。在研究的現實意義上,是一種新的建設。
二、後現代的荒誕與現代主義荒誕
荒誕成為了西方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中最典型的審美形態,是西方現代文化與現代社會的產物。其一方麵給西方傳統的文化藝術造成了巨大影響,另一方麵又體現了現代社會的時代風貌,對人類最本真的自然存在發出了呼喚,促進了當時社會藝術文化的繁榮。
由現代主義引發的荒誕,在不同階段與時期,其意義也有所不同。在前現代主義階段,荒誕表現出了真實性,即非常態表現的異化的情態。前現代主義階段,荒誕大致作為一種形容詞性的特征與作用,使其與現實保持距離。
在後現代主義階段,荒誕則成為一種被默認與接受的自然生存狀態。在這裏,荒誕的意義不再是前現代主義階段所謂的“異化”“局限”和“分裂”,其意義是用來代言生活狀態與加工戲劇性的生活,成為了生存狀態的本身,是被認可了的自然態度。後現代主義階段,荒誕不再“荒誕”,其與人的正常生存機能一同遊走在生存環境中,成為理所當然。
綜上所述,反觀當下,荒誕的釋義從我們自身便產生一個新的視角。體製與體製下的成長是一種現實的“真實”,在真實之外反觀,我們的自畫像是否屬於我們的真實處境,正像是現代主義的荒誕與後現代主義的荒誕的釋義。“荒誕”與荒誕的被接受,畫麵之外的荒誕被理所當然化了,荒誕被接受了,荒誕不再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