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美學與模數
學術論壇
作者:郝怡
【內容摘要】道家崇尚自然,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最大的人本思想以及最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講求人道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這種傳統文化和勒·柯布西耶提出的模數的概念不謀而合。文章試圖用模數的概念解讀道家美學,使東西方文化產生碰撞,學科之間進行融合。
【關鍵詞】道家美學自然模數
道家思想是中國古代的重要思想之一,創始人是老子,其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家思想認為“無”是萬物之本,是一種自然、本真、淡泊、空靈的狀態。這種自然、本真的狀態是中國藝術所推崇的。道家美學的核心是“道”,其具有超越一切的可能性,這就是“無”,也就是“自然”。因此,道家美學是以無為美,以自然為美的。道家美學中的這種“自然”是非常先進的理念,與西方的很多設計思想不謀而合。
西方藝術家與設計師對於中國的道家美學非常認同。在建築設計中,建築空間是人們使用的有效空間,而我們設計的卻是建築材料所堆砌的建築結構,這不正是“有”和“無”的關係嗎?“有”是為“無”服務的,沒有良好的建築設計就沒有舒適的使用空間。設計師設計的外在是為了人能更好地使用沒投入資金的那一部分空間,這就是“無”之用。
西方建築設計上有模數這一說法,是建築設計中為了符合人體的尺度而建立的新的數量體係係統。模數這一概念與道家美學中的“自然”有異曲同工之效。
所謂模數,屬於器物的功能方麵,是現代人體工程學研究的範疇。模數的概念最早是由國外的勒·柯布西耶提出的,是一個新的數量體係係統,其目的是為建築以及工業設計提供一個符合人體尺度的、具有和諧比例關係的尺寸控製工具,核心是試圖利用人們對級數變化心理反應所產生的秩序美進行設計。勒·柯布西耶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機器”,崇尚一種理性的設計方法,認為機械美學是一種簡單化和標準化的形式,這些設計理念都在其著作《走向新建築》以及設計中體現出來,其認為工程師受經濟法則推動,受數學公式所指導,使我們與自然法則一致,達到了和諧。當機器美學和建築自身所蘊含的本質結合起來時,通過體量、外觀和結構就可體現建築設計的原始形體,這就是“美的形體”。勒·柯布西耶所提倡的和諧的、與自然法則一致的觀點實際上就是模數的觀點,這要求天人合一,是我國道教美學的一種體現。
模數關係可以說是物品比例和尺度的關係。比例研究的是物體長、寬、高三個方向量度之間的關係問題;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築物的整體或局部給人感覺的大小、印象和真實大小之間的關係問題。和諧的比例產生美感,什麼是和諧的美感呢?其實,和諧的比例就是符合人體尺度的比例,也就是符合模數關係的比例。良好的比例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內在邏輯性。脫離材料的力學性而追求的一種絕對抽象的比例是荒唐的。良好的比例可保證良好的功能,而美是離不開目的性的,沒有目的的美不是真正的美,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中國,早就應用了模數製。中國古代製作家具時的榫卯結構就采用了節點結合的方法,這就是最早的模數製的應用。梅爾文·瓦霍維亞克說:“中國節點最精細的一方麵是模數製的應用,將視覺因素和手工技能融合在一起,無論桌麵是圓的還是矩形的,壁櫃是小還是大,骨架和平麵都是‘積木’。掌握了模數的製作技巧對裝配一件大家具來說是綽綽有餘的。”由於使用了節點設計,那時的每件中國家具都可在最後進行裝配。由於模數製這種技藝容易傳承,可高效地執行和應用,從而批量地製造出更多的民眾需要的物品。在《魯班經》中就繪製了明朝和清朝的常規設計圖樣。設計師一般隻提供一些家具的草圖和指導,模數應該就是中國古代設計師的草圖。這些草圖在現代看來應是遵照人體工程學的比例繪製的、用於輔助設計的原始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