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傳統設計思維方式的優劣分析(1 / 2)

我國傳統設計思維方式的優劣分析

學術論壇

作者:張曉瑋

【內容摘要】我國傳統設計思維方式中帶有傾向抽象綜合的哲學觀,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使其符合現代綠色設計、人性化設計的時代要求。儒家思想的影響使我國傳統設計更傾向於倫理功能,對技巧特別高的設計作品都持否定態度。由於欠缺邏輯理論思維,重視直觀經驗,使得這種非理性的思維方式成為我國傳統設計發展不足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傳統設計雙向和諧倫理設計邏輯思維

我國傳統思維方式不但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發展,而且對於傳統設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既讓其屹立於世界設計之巔,同時也讓其無法形成完整的科學體係,使我國的設計發明和發展呈現出孤立、零碎的狀況,致使與西方現代設計相比,失去了其固有優勢。

一、傳統設計思維方式中帶有濃鬱思辨性質哲學自然觀

傳統設計一直把和諧統一作為最高境界,設計造物要高度符合物質和精神的雙向和諧,注重整體的完整統一。傳統設計思維中“天人合一”的有機自然觀長期占據統治地位,對設計影響深遠,是一種抽象的理性,在造型上並不十分注重客觀現實與圖案繪製的一一對應,而是注重與人內心的理解、想象的結合。

由於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描摹對象,因此會比較抽象,如良渚文化的玉琮設計、戰國的戰車設計都是取天圓地方之意,都是我國古代對宇宙認識與抽象提煉在器物設計中的展現。而造物設計中的“適度”“適宜”都與現代設計的人性化設計、綠色設計相吻合,這反映了我國傳統設計的優勢。但是,這種設計思維也抑製了實證分析方法的發展。傳統思維方式注重整體性,也具有認識事物模糊性的特點,其是進一步的抽象概括,大部分和道德觀念相結合,形成我國獨特的倫理設計,如薑寨尖底瓶的設計被孔子稱為“宥坐之器”,成為“滿招損,謙受益”的道德警示。墨家的科學思維方式由於“罷黜百家,獨尊儒學”的政策而缺乏深入發展,中途夭折,這可以說是我國設計的不幸。

二、我國傳統設計思維重視直觀和經驗,理論思維缺乏邏輯結構

我國傳統設計發明和發展一直呈現出孤立、零碎的狀況。由於我國對“匠人之作”的輕視以及“重道輕器”的思維方式,使得傳統社會沒有相應的設計理論,製器造物的觀點也都散落在諸子百家論著中,對問題的討論也隻是泛泛而談,不作深究,缺乏嚴密的理論指導。因缺少係統理論研究的幫助,我國傳統設計思維僅限於對日常事物的形象思維,沒有形成邏輯思維。在造物設計中,許多設計者重視的是經驗,那些世代相傳的“口訣”實質上是對一些材料的記錄、整理,沒有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設計理論。這種非理性的思維是我國傳統設計發展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傳統設計作品的成功取決於設計者對某項獨特工藝的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