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視角下高校科研經費使用信息公開研究
工作研究
作者:景秀平
摘要:隨著高校科研經費的巨增,加強對科研經費的監管已成為了當前高校管理工作的一個難題。本文通過調查和分析浙江省內高校在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方麵的情況,針對高校存在的共性問題,認為對科研經費使用進行信息公開是預防經費腐敗的有效途徑,並對此提出了幾點建議和看法。
關鍵詞:高校科研經費 經費使用 信息公開 監管
一、問題提出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各級政府紛紛加大了對高校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尤其是科研經費近年來呈爆發式增長,科研經費已成為高校一項重要的資金來源。如何加強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益成為當前高校管理上的一個難題。教育部、財政部、科技部等出台的一係列科研經費管理辦法,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不盡人意。從近幾年審計檢查結果來看,高校科研經費腐敗案呈現蔓延之勢。高校在科研經費使用上存在著一些共性問題,如管理者對經費管理意識不強、管理製度建設不完善、執行隨意、經費報銷把關不嚴、經費使用監管措施不到位等,其結果是套取、挪用、貪汙科研經費等行為時有發生,不僅影響了科研領域的學術風氣,也沒有發揮科研經費使用的經濟性和效益性。因此,對高校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進行信息公開,使科研經費在陽光下運行,既可以加強對科研經費的監管,又有利於保護和調動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高校信息公開是指高校向公眾公開或開放自己所擁有的信息,使社會公眾可以基於任何正當的理由和采用盡可能簡便的方法獲得與高校有關的信息。雖然教育部頒布《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要求各高校根據辦法的規定,對符合條件的信息進行對外公布。但實際工作中,高校對科研經費的信息公開幾乎沒有執行,因此,發生在高校的科研經費腐敗案也與日俱增,科研領域很可能成為繼基建工程、物資采購、招生錄取之後又一高危領域,加強科研經費的使用和管理越來越被教育主管部門所重視,紛紛推出各種監管政策,其重要一環是要求科研經費使用陽光透明。因此,科研經費使用信息公開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和現實意義。
二、高校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現狀
為深入了解我省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實際情況,使本研究更具有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也為進一步研究我國高校科研經費信息公開,為實現有效監管積累資料,本文選取浙江省內幾十家高校進行了調查,並結合有關文獻資料進行了分析。本次調查主要針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製度建設與執行情況、科研過程管理與結項管理、科研經費報銷與財務管理幾個方麵的一些實務問題展開。本次調查總共發出調查問卷59份、回收51份,回收率86%;在回收的調查問卷中,有效問卷48份,問卷有效率94%。
(一)高校科研經費管理製度建設與執行情況。
1.管理者對科研經費管理製度的重視情況。通過調查發現,當前高校的領導對高校科研管理製度建設比較重視的有15家,占比31%;一般重視,即建立了管理製度但不健全的有30家,占比約63%,占總數的近三分之二;“基本沒有建立管理製度”和“根本不重視”的高校分別為4%和2%。由此可見,比較重視科研管理製度建設的高校領導還比較少,僅占總數的3成,要實現高校科研管理製度化仍然任重道遠。
2.科研管理製度的執行情況。從統計結果來看,高校在科研經費管理製度執行上的情況喜憂參半。高校在對科研經費納入學校統一核算統一管理方麵做的最好,達到96%的比例。其次是在科研經費購置的設備、器材形成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納入單位統一管理與對科研成果進行有效管理方麵做的比較出色,均達到90%的比例。科研經費管理責任製和科研經費結餘管理方麵則做的較差,真正落實的單位不到所調查單位的一半,表明有些單位的製度執行力上出了問題,導致製度形同虛設。
(二)科研過程管理與結項情況。
1.經費預算的開支範圍情況。認為合理的高校有12所,占25%;認為基本合理的高校有34所,占71%;認為不合理的高校有2所,占4%。
2.科研經費執行中,當預算管理與實際需要不一致時,先提出申請後批準執行的高校有22所,占46%;自行調整預算的高校有8所,占17%;不調整預算按需要使用的高校有10所,占21%;不調整預算按原預算處理的高校有8所,占16%。
3.科研經費結餘原因。認為經費預算過多的高校有12所,占25%;認為精打細算節約的高校有14所,占29%;認為單位配套過多的高校有4所,占8%;認為勞務費不能報等不合理原因導致的高校有18所,占38%。
4.科研經費決算編報人。由科研管理人員編報的高校有4所,占8%;由財務管理人員編報的高校有6所,占13%;由項目負責人編報的高校有32所,占67%;由其他人員編報的高校有6所,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