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培養過程中高職會計學生個性發展研究
財會教育
作者:楊伶俐
摘要:無論是世界教育發展趨勢還是我國正在全麵推行的素質教育,都越來越重視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維護學生的個性尊嚴,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職業學校有其特殊群體和環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麵對的學生素質各異、心態各異,給高職會計教師教學帶來了困難。
關鍵詞:素質培養 高職會計 個性發展
一、 構建素質培養過程中高職會計個性化教學模式的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才的內涵和構成要素不斷發生變化,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全才”,即專業素質和非專業素質全麵發展的複合型人才,因此高職會計教學實施專業素質與非專業素質教育並重是當務之急。
由於當今高職會計學生生源上的差異,導致在教學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在教學質量上,存在不可比性。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是有差異的,即使在同一個班級中,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也比較大。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當今高職會計學生具有各種發展的潛在可能性,個性心理品質也有極大差異,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而教學工作正是促使學生由潛在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成為有個性的主體;隻有重視學生個性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這就對高職會計教育提出了新的桃戰。
二、構建素質培養過程中高職會計個性化教學的目標
高職會計教學應把全麵提高基本素質作為學生持續發展的基礎,以培養能力為中心,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促進學生的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使學生成為具備一定管理知識背景的技能型會計實務人才,能從事地方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直接在一線工作的初級會計人員。畢業後能立即勝任企業的出納工作和會計工作,具備會計專業處理能力、人際溝通協作能力;具備愛崗敬業精神,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使學生學會求知、學會技能、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做人。
三、構建高職會計學生個性化教學模式基本思路
尊重學生對職業的選擇,構建靈活的課程體係,建立以課程設計模塊化、課堂教學分層化、寬專業選修製為主體的個性化教學模式,以使學生掌握基本技能;拓展個性化思維能力為目標,以有利於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實施分層教學,引入學分製,使學生學習有一個相對寬鬆的學習環境。適當放寬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構建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新機製,從統一規格的教學模式轉向個性化教學模式,從而讓學生得到全麵發展。
四、素質培養過程中高職會計個性化發展的教學框架
(一) 構築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教學模式運行機製的平台
在教學中樹立以職業技能為核心的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理念。改傳統單向教學方式為雙向教學方式,必須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變為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由隻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學法”轉變,由強調統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轉變;培養途徑由校內封閉教學轉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轉變。在優化課堂教學上,應“講重點、講思路、講方法”,教學內容上強調“用”,在培養能力上實現“兩個三教”,即教知識、教能力、教素質;教會學、教會用、教會創。應轉為以學生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動因,以實際問題為基礎,進行發現式、探索性的學習。應盡快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綜合素質教育轉變,傳授知識向培養動手能力轉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專業化的教學過程中,針對會計本專業不一定有興趣的學生。可通過建立以選修製、學分化、多課程、寬學科的教學體係,使學生有較多選擇的空間和綜合素質培養的機會,在進行課程體係設置時,改以專業為導向的課程模式為跨專業、跨係部地以培養學生總體素質為目標的課程體係。
1.人文素質模塊。按基本人文素質、專業人文素質、創新人文素質來設置課程,其中基本人文素質和專業人文素質類為必修課,創新人文素質可根據學生興趣愛好進行開設,課程多而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