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五節 滴水之恩(1 / 3)

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結束,其他同學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忙碌著收拾自己的東西準備回家和家人團聚。但何琳卻愁容滿麵,拖著沉重的雙腿向學校辦公樓走去,來到三樓慢慢推開學校後勤辦公室的門:“張老師!您好?”

“有什麼事嗎?”張老師抬頭看了一眼何琳說。

“我準備假期去打工鍛煉鍛煉自己,想申請住校。”

“你先座吧,你不回去過年?給你家人說過嗎?他們同意嗎?”張老師放下手中的筆,非常詫異地問何琳。

“我已經征求了家人的意見了,家裏支持我的做法。”何琳坐在張老師的對麵回答道。

“哦,那你填份登記表吧。”張老師給了何琳一張表格,然後又拿出一張蓋有學校後勤辦公室公章的意見書簽上自己的名字。何琳填完後,他把登記表放入一個文件夾裏,遞給何琳那張他簽了字的意見書,說:“到時候有老師值班,他們檢查的時候,你拿給他們看就行了,另外你拿上它到門衛那裏做一下登記。”

“謝謝張老師,那我走了。”何琳站起來向張老師打了招呼,把門關上就離開了。

何琳開踏上了尋找工作之路,他很少離開學校,對這個城市是那麼陌生。那時學校管理非常的嚴,堅決杜絕在校生在上課期間到外麵上班,學校專門設有對外聯係的部門,所以學生了解外界的信息幾乎是一種奢望。何琳根本不知道有什麼人才市場,更不知道不知道如何去尋找工作,他隻能漫無目的地在大街上瞎轉瞎找,他隻要見到路邊張貼的有關招牌的夜廣告,他都會到公話亭打電話過去問問。一個星期下來,不但工作沒找到,而且隻是打電話就已經花了他30塊錢,陳超走的時候主動借給他的50塊錢也所剩無幾了。對外麵的社會一無所知而且沒有任何特長和經驗的何琳來說找工作談何容易,能夠解決假期的生活都非常困難。他每天晚上都因為工作的事情輾轉難眠,為了解決生活問題他隻能采取最笨的方法—直接進軍中小型餐館。他從學校門口開始,一家挨一家地毯式地問,由於學校放假了,學校門口的小餐館幾乎歇業。

一天下午,何琳來到位於花果園菜市旁邊的一家川菜館門口。這家餐館比校門口的餐館幹淨整潔,也比它們大,店門口的上方掛著一副“正宗川菜”的牌匾,門口旁邊是一些菜販和水果商販。菜販們在地上墊上一塊兒塑料布,將從五裏店蔬菜批發市場批發來的蔬菜放在上麵進行吆喝叫賣,他們身著厚厚的棉衣,菜攤旁放著一個簡易小火爐。有的把手放在小火爐的上空邊烘烤邊不停地向路人吆喝;有的在給客人稱菜;有的在和水果商販打情罵俏。餐館裏麵整整齊齊地擺著十張棗紅色的餐桌,因為沒到吃飯的時間,裏麵沒有一個客人,三個服務員和一個廚師圍著一張桌子打撲克。何琳站在門口憂鬱了:‘這麼大的餐館,能找到老板嗎?會象其他餐館一樣還沒見著老板就別服務員趕出來嗎?即使見著老板了,我沒有任何經驗,他(她)會要我嗎?’他在門口走來走去,不知道如何是好,可是他一想到自己沒錢吃飯了,從兜裏取出早已凍得發青的雙手,習慣性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呼了一口大氣,硬著頭皮向餐館裏打撲克的服務員走去:“您們好,請問您們老板在嗎?”他們全神貫注地玩牌,根本沒在意何琳的到來,更沒理會何琳向他們打招呼,何琳見他們沒反應,臉一下就紅了,但他鎮定了一下,又問:“您們好!打擾您們一下,請問您們老板在嗎?”那個廚師看了一眼何琳,低著頭邊出牌邊回答到:“問巴台吧,我們不知道。”何琳聽他這麼一說,才發現餐館還有一個巴台,在巴台裏麵一個大約30歲左右的女人爬在那裏不知道是在寫什麼東西,他禮貌地對那位廚師說了一聲:“謝謝啊”便朝巴台走去:“大姐,您好!請問您們老板在嗎?”

這個女人漫不經心地抬起頭來看了看何琳,用她那地地道道的川普說:“我就是,你有啷個事嘛”何琳見她說的是川普,接近自己的地方話,便改用地方話和她說:“我是商校的學生,沒回家,想找點兒事…”

……………

她一聽何琳說的是四川話,又是學生,而且寒冷雪天不回家和家人一起過年,對何琳產生了同情心,變得非常友善,沒作任何考慮就答應讓何琳在她的餐館幫忙拆菜和洗碗,並管兩頓飯,每月給150元的工資。何琳當天就開始上班,這一天他根本找不到北,不知從何下手。老板看在眼裏,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你今天站在旁邊看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