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小城市數字城管係統發展研究及解決方案淺析(1 / 2)

中小城市數字城管係統發展研究及解決方案淺析

交流園地

作者:胡少雄 李潔茹

摘要:“數字城管”作為“城市平安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建設範圍已擴展至全國311個城市。張家口作為一個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公共基礎設施薄弱的城市,“數字城管”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文章通過對已建成“數字城管”係統城市的研究,從數據采集、資金籌措、後期運行保障等方麵,探討了中小城市如何利用現有設施建立數字城管體係,為完善“數字張家口”和“城市平安係統”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數字城管;數字城市;中小城市;城管係統

中圖分類號:F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34-0161-03

時下,我國已進入信息時代,虛擬技術、數字傳輸等信息工程技術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麵麵。如何利用信息化大潮帶來的便利去改革傳統城市管理模式,成為擺在管理者麵前必須解決的課題。數字城市管理係統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選擇。數字城市管理係統,也叫數字城管,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地理信息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現代化科技手段,采用城市萬米單元網格管理法,實現城市日常管理的數字化、信息化係統。通過多年實踐證明,數字城管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模式,它解決了以往城市管理中由於權責不清、流程複雜等原因導致的問題解決緩慢的痼疾。通過對管理部件進行定位編碼,由行政人員全天候在其管理網格內巡查,一旦發現問題,可立即通過移動式終端進行信息上報,由事件處理中心立案後,在最短時間內將情況派發給第一責任人進行處理。數字城管係統還能夠全程跟蹤事件處理情況,監督責任人及時處理問題,協調部門間行動,確保城市管理規範化、秩序化,保證城市服務設施安全有效運行。

2013年2月,張家口人民政府印發通知,切實貫徹落實《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全省數字城市基礎建設工作的通知》精神,標誌著張家口數字城市建設工作正式啟動。數字城管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多個重點部門,是實現“數字張家口”的重要基礎設施。目前我市數字城管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現有的依托高清監控探頭和“城管通”平台的模式覆蓋的部門和領域還不夠全麵,執法手段相對單一,部門聯動機製不夠健全。但分析國內已使用數字城管係統的城市存在的問題還是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

1 可能遇到的問題

1.1 海量地理信息的采集與更新

數字城管係統是基於“3S”空間信息技術建立的一套城市管理綜合信息平台,其完備性和無冗餘性要求在原有大比例尺地形圖上對缺失或不夠詳盡的地理信息進行補測或重測。但隨著城市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很多已建成數字城管係統的地區出現了管理部門資料更新速度跟不上城市變化速度的情況,這嚴重影響了數字城管係統基礎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同時,由於各部門對數據采集標準及範圍要求各不相同,在信息彙總時,會出現信息重複或缺失的情況,這使得後期補測和重測工作量非常龐大。

1.2 地理信息分類與數據庫的建立

數字城管係統要求對管轄範圍內的城市部件進行編碼和精確定位,以實現管理信息的準確上報和實時管理。我國已建成的數字城管係統多采用國家建設部《城市市政綜合監管信息係統管理部件和事件分類與編碼》(CJ/T 214-2007)的分類方法,並賦予對應屬性。在信息采集過程中,需普查人員對城市部件進行拉網式普查,記錄部件的標識碼、名稱、空間位置、所在單元網格等信息,最終按單元網格法以街道或社區為單位進行管轄區域劃分,輸入Map GIS數據庫。張家口市雖與河北省測繪局簽署了《數字張家口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項目共建共享合作協議》,計劃完成以張家口市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張家口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為基礎的數字張家口地理空間框架,但目前該平台仍沒有成果性資源提供給公眾。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各部門還是采用部門內數據,導致數據標準無法統一,屬性數據導入時圖符不匹配,數據比例尺無法完成標準轉換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