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吉林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現狀分析及對策(1 / 2)

吉林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現狀分析及對策

交流園地

作者:林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進步,我國人民的收入水平持續提高。近些年來,我國的商業銀行都將個人理財業務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人們的意識觀念也發生了改變,開始對投資產生充分的重視,這樣就可以有效地促進商業銀行個人理財市場的發展。但是通過調查分析我們可以得知,目前在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方麵存在著諸多問題。文章以吉林銀行為例,分析了個人理財業務的現狀,之後探討了應對策略,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吉林銀行;個人理財;對策探討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34-0160-02

1 吉林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現狀分析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個人理財業務就是銀行用來打理個人資產,促進其保值和增值。具體來講,就是結合客戶資產的具體情況,銀行理財專家來將個人投資建議提供給客戶,促使客戶來對資產進行合理和科學的安排,以擴大收益。客戶在獲得收益的同時,銀行的利潤也會得到擴大。

吉林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

一是金融業的分業經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對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起到了製約的作用。目前分業經營模式依然是國內金融業所采用的模式,這是政策和法律的規定,銀行的理財業務就無法獲得更加有效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所采用的個人理財服務具有多種增值服務,比如基金、股票、保險等,客戶可以獲得多種谘詢。但是在國內,還沒有統一銀行、保險以及證券等市場,這樣要想實現理財增值,其他兩個市場是無法合理利用的。

二是銀行理財產品比較單一,並且有著較高的同質性:客戶有著很大的需求量,但是吉林銀行隻有很少的個人理財品種,這樣就無法有效滿足。雖然開發出了“安”係列,比如安穩等,但是相較於其他的商業銀行,並沒有較大的優勢,隻是重新整合了現有的業務,基礎性理財產品依然是主要內容,比如個人信貸服務、信息服務等,隻有很少的投資類理財類型,這樣就無法將有針對性的理財計劃提供給客戶。

三是主動營銷和創造市場的意識比較缺乏:目前吉林銀行采用的營銷模式依然比較的落後,也就是各個銀行網點將個人理財產品介紹給前來辦理業務的儲戶,這樣就無法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沒有合理的細分營銷市場,營銷人員也沒有充分調查轄區的具體情況,比如有多少單位有多少家庭等,這樣就無法有效地分類客戶的需求,無法密切聯係客戶。我們需要了解到,以人為導向是銀行業非常大的一個特點,銀行要想壯大,就需要重視客戶基礎,這些客戶就是銀行發展的重要資源,要充分考慮客戶的需求,來發展銀行的相關服務。那麼吉林銀行就需要密切聯係客戶,滿足客戶的具體需求,將更加優質的服務提供給客戶。

四是金融人才在理財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麵比較的缺乏:上文我們已經提到,分業經營模式在我國金融業普遍采用,這樣就促使銀行在理財員方麵比較的缺乏;一個優秀的理財員,除了要對本銀行業務十分熟悉之外,還需要對其他的金融業務特別熟悉,比如證券交易、保險業務等等,但是在分業經營模式下,這種人才比較少,無法滿足需求。在吉林銀行中,很多的理財專業都沒有接受過係統性的培訓,沒有完善的知識體係,不了解證券以及期貨的相關知識,這樣就無法將更優質的理財服務提供給客戶。並且,和其他業務類似,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也往往會涉及到個人素質,這是因為個人理財業務往往有著較廣的涉及麵和較強的政策性,並且要求較高的服務,情況比較的複雜,那麼銀行成立的客戶經理隊伍就需要具有較好的政治素質和較強的事業心,隻有這樣,才可以將更好的理財代理谘詢服務提供給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