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如何“翻”出去
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中國人已經越來越不滿足於“看西洋鏡”,汲取西方經驗。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集中地反映出中國人開始采取走出國門、尋求合作發展的主動姿態,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已然從學習者、傾聽者,悄然轉身為國際舞台的倡導者、傾訴者。中國電影人在這樣的曆史機遇下,也正在努力嚐試“向世界講述中國人的故事”,把中國人的價值觀、軟實力,通過文化的、娛樂的方式輕柔愉快地推向世界。然而,這條路並不好走。
美國文化和價值觀在全球的“大行其道”,“好萊塢”電影可謂功不可沒。從體量上看,中國也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電影電視產量大國,去年,中國生產了600部電影,收獲50億美元票房,僅次於美國,排在世界第二。但從另外一個維度來看,中國電影進入世界各國商業院線放映的數量仍十分有限,在世界級電影節上獲獎的數量相對而言也不多。所以總體而言,中國電影的“世界影響力”與它產量“世界第二”的地位是不相稱的。當然,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步履維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曆史文化差異、故事表述方式、國際市場視野、營銷推廣技巧、譯製水平等。最近,作為首個由中國發起以影視譯製合作為專題的高級別國際會議“2015中外影視譯製合作高級研修班”在上海舉辦。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餘位文化專家、影視工作者,就加強中外影視作品互譯、擴大譯製片海外交流覆蓋麵、提升中國影視作品赴海外譯製質量等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
譯製有傳統,輸出曾失敗
電影譯製曾經是上海輝煌的一麵旗幟,這並非僅僅指“文革”後上海譯製片廠譯製配音的那些陪伴了一代人成長的譯製片。自打有聲電影進入上海以來,作為曾經的“東方好萊塢”,上海是各國文化輸入流通的港口,也曾經是海外電影的重要碼頭。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電影電視係主任李亦中介紹說,解放前的中國電影在翻譯上就已經十分發達。在中國現存最早的故事片,1922年張石川所拍攝的《勞工之愛情》的資料研究中就發現這部電影曾經被配上了雙語的字幕。1934年上海共引進好萊塢影片345部,幾乎可以說好萊塢全年生產的電影都“傾銷”到了上海,當時上海總共有19家影院專門放映美國電影,電影均配有翻譯。1939年上海大光明電影院放映的外國電影,都配有專門的同聲傳譯。新中國成立後到“文革”開始的17年裏,由於外交原因,蘇聯電影開始占據大半江山,國有譯製片廠的崛起讓海外電影進入譯製片時代,人們開始通過配音藝術欣賞電影。
而中國電影的走出去則是從電影節開始,張藝謀《紅高粱》等走出國門也說明中國電影不斷推進、向前發展的大勢所趨。而2002年電影《英雄》則完成了中國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文化輸出,在國際上超過8億元的票房成績至今沒有其他國產電影能夠超越。但更多的國產商業電影卻在海外發行上受到種種限製,上海譯製片廠前廠長、配音表演藝術家喬榛表示,早年的上海譯製片廠也曾經承接過包括《舞台姐妹》等國產電影的外語翻譯工作,但輸出海外後口碑並不理想。“那個年代說實話有我們的限製,老一輩人所了解的英語其實是‘殖民地英語’,譯製片所講求的‘還原’無論是外翻中還是中翻外要求是一樣的,但我們的水平確實沒辦法順利進入到他們的語言習慣中,因此那個年代的文化輸出在翻譯上可以說是失敗的。”
武俠片受寵,翻譯影響小
李亦中在研討會上也談到了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日益發展,我們麵臨的現狀是電影被輸入多、輸出少。而現場多位在海外從事華語電影推廣工作的業內人士也表達了他們工作經驗中因為譯製環節的缺失而遭遇的尷尬和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