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6.埃夫伯裏巨石遺址(2 / 2)

巨石陣在史前時代分為三個時期建造,前後將近一千年。第一期大約從公元前2750年開始,考古學家稱之為“巨石陣第一期”。在這一時期中,最令人費解的事是被稱為「奧布裏洞」的遺跡。這些洞是十七世紀石一位古文物學家約翰奧布裏發現的。這些洞是位在環狀溝的內緣,同樣圍成一圈,總共有五十六個。這些洞是挖好後又立刻填平,並且確定洞中未曾有石柱豎立過。為何當初要挖五十六個,而不是整數的數目?是研究學者極傷腦筋的。根據牛津大學亞曆山大?湯姆教授的研究指出,在綜合英國境內其他環狀石遺跡的研究後他發現,這些洞的排列與金字塔的構造有相同的地方,就是它們同樣運用了「黃金分割比」。

湯姆以英國環保局所繪製的標準地圖為準,將第四號、二十號和三十六號洞穴連結後,便出現了一個頂端指向南方的金字塔圖形。其後兩個建造期的技術層次及規模都提高了,顯見建造石柱群的人絕非未開化的原始民族。

霍金斯認為,巨石陣中幾個重要的位置,似乎都是用來指示太陽在夏至那天升起的位置。而從反方向看剛好就是冬至日太陽降下的位置。除了太陽之外,月亮的起落點似乎也有記載。不過月亮的運行不是像太陽一樣年年周而複始,它有一個曆時十九年的太陰曆。在靠近石陣入口處有四十多個柱孔,排成六行,恰巧和月亮在周期中到達最北的位置相符,所以六行柱孔很有可能代表六次周期,也就是六個太陰曆的時間,觀測及紀錄月亮的運行有一百多年的時間。

三個重要時期

在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900年這段時間中,巨石陣的建造有幾個重要的階段。

公元前3000年之前——這段時期的巨石陣分布在Irish海以及Irish-Scolttish海路信道的周邊地區,數量不多但卻令人印象深刻,直徑超過30公尺以上,在圓陣之外都有一個獨立石,似乎是一種宣告“此地已被占有”似的標示。

公元前2600年左右——金屬被引入不列顛全島,堅硬的鑿刻工具被製作出來,這個時期的巨石陣更精致完美,像Somerset的StantonDrew,Orkneys的BrodgarRing,直徑超過90公尺。然而一些其他主要的石陣則小多了,一般隻有18到30公尺。它們有個特殊的現象,就是除了圓形石陣之外,還會現橢圓形的石陣,長軸方向指向太陽和月亮的方位。數目在宗教上也呈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發現不論巨石陣的圓周有多大,各地的立石數量都有獨特的數目,如LakeDistrict地區的數量都是12,Hebrides地區的則是13,蘇格蘭中部則是4、6或8個,Land‘sEnd地區是19或20個,而愛爾蘭南部是5。

公元前2000年——在這個最後時期,以傳統方法建立的巨石陣數量便開始減少。整體形狀也不是很完美,不是呈現妥圓形就是扭曲的環狀。在規模上也大不如前,有的直徑甚至還不到3公尺。這是否意味著傳統的精致技術已經漸漸失傳?沒有人能夠再了解製作這些工程浩大的巨石陣背後真正目的,而我們也從此失去了許多的寶貴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