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天上竟然下起連綿大雨來,陸奕躲在崖壁下聞著新鮮的泥土氣息,心裏麵十分雀躍,這些地區連續幾年的大旱,大地早就幹渴無比,這雨水當真比油還珍貴,陸奕甚至已經感到,地底下蚯蚓和小草竟然開始蘇醒,積極的恢複著生命氣息。
不一會兒,岩壁開始滴起水來,陸奕一邊看著水滴落下,一邊想起多年前丁策的教導,這不用玄氣攻破強敵的辦法,簡單點就是滴水穿石,一粒粒水滴始終不已的落在石上,可以穿透石頭。而一劍一劍瞬間擊打一點,再強大的玄氣防禦也定會被擊破,這是顯而易見的。
不過陸奕卻是困惑,人終是血肉之軀,而非鋼鐵,體力和意誌力終究卻是有限製。滴水穿石,雨滴源自浩瀚的空氣之中,自然不會斷絕。可是人力卻是有盡時,又靠什麼驅動和補充這一劍快比一劍的精力消耗呢?
陸奕看著天空陷入了沉思,不過始終不得要領。突然一聲春雷敲響,平地一個霹靂,將這山崗劈得一震。陸奕腦海中也是一炸,心中突如電閃,頓時蹦出一個驚人的想法!
自己體內玄氣固然不能對外驅策,可是每當自己筋疲力盡之時,總是靠回生訣恢複。若是運劍之時,回生訣同時運轉,豈不是即刻可以補充消耗的體力!
隻不過出劍速度快如流星,回生訣運轉速度卻遠遠跟不上,自己若能將回生訣運轉周期同步,這不正如雨滴之有了萬千的氣象雲層支撐!況且當前自己回生訣驅動周期,能支撐三劍,若快上一倍豈不是能支撐六劍,若是回生訣運轉在當前基礎上快上十倍,自然能支撐三十劍。達到丁策那種九九八十一劍,其隻需要回生訣在當前基礎上的提升二十七倍速度!
不過這個卻有極大的難處,首先這些功法運轉周天,自有其規律,並不是自己想能多快就是多快,且最為凶險的是若一旦稍有差池,卻有極大的走火入魔風險!
再者修道之人,以氣禦劍,而這些氣都是平時運功後在身體累積,而後在外用驅動。這就好比修煉玄功產生了水,而身體經脈就是一根水管,而丹田氣海則是一個水池,與人對敵之時,則通過池子裏麵的水進行,水池子一旦幹涸就處於凶險必須要補充!而陸奕此刻水池的水不能外用,所想則是索性不再需要這水池,直接通過加快水管子水流速度從而進行身體恢複乃至驅動劍法!
陸奕想這方法也是很玄妙,不過卻從來沒有人使用,其實也很簡單。水池越大,威力自然也越大,遠非管子放出的涓涓細流可比。同時直接驅動這涓涓細流凶險無比,稍不注意立刻走火入魔!故風險極大,但威力極小,正常之人如何會使用!
不過陸奕卻是奇葩,偏偏又偌大的水池但偏不能使用分毫;同時陸奕因為有滴水穿石劍法,也沒有打算使用回生訣產生的真氣,而隻是單純依靠回生訣回生恢複物理身體之效。
不過正是這一機緣巧合,最後卻使陸奕修為大增。想來也是,別人功法運行一個周天期間,陸奕玄功已經運轉數十次之多,產生的玄氣自然也是別人的幾十倍!別人修煉百年,不及陸奕十年,修煉速度不知比常人快了多少倍!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此刻的陸奕還沒有想得如此深入。
雨還未停,陸奕已經打定主意,暗自調息完畢,將回生訣和通玄心法運轉起來。運行完一個周天後,隨即陸奕在深吸一口氣,逐漸加快了回生訣運轉速度,改變運氣方式之凶險,陸奕自然知道,因此無比小心,也暫停了練劍,隻求將兩種功法運轉更快後收放自如。
陸奕滴水未盡,滴米為沾,在崖下盤坐七天一動不動,身上布滿了灰塵和蛛網,若是有外人看來,定以為他已經坐化。一隻田鼠小心的靠來,想要一飽美食,陸奕陡然一劍揮出,田鼠受驚隨即又逃離而去,不過才奔了幾米,這田鼠軀體卻慢慢消散,好像這隻田鼠似夢幻一般從未出現過。
隨即陸奕緩緩睜開眼睛,雙眼出現出一種難以描述的色彩,似比以前更加深邃更加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