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2章 帝王心(1 / 3)

第372章 帝王心

李彥坐下,李世民並沒有提去禦書房,而是就在長孫無垢這裏。皇後並不像別人,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參與,不過研究朝政也隻有和李彥才會在這裏。

李世民說道:“根據百騎調查,他們手裏已掌握了大量彌勒教的名單,而且皇宮裏麵謀害皇後的凶手也有了一些眉目,朕打算行動一次,消除這種危機,你認為如何?”

李彥沒想到是這個問題,想了一下說道:“臣不認為是好時機。”

“為什麼?”李世民問道。

李彥說道:“到現在為止,我們並不知道他們的地點在哪,也可能中樞並不在長安,而根據報告,他們已滲透進周圍的國家。前天錦兒來信,她在和靜城遭到阻殺,證明彌勒教已轉向國外。我擔心長安的行動,會引起他們狗急跳牆,如此不認為這時動手是好辦法。”

李世民有些不忿,他不願意過這種時刻防備的日子,不能掌握全局,時刻被威脅的日子並不好受。所以,他打算發動清理,先剪除長安的威脅,然後再對周邊進行清理。聽到李彥的話,說道:“你什麼意見?”

李彥說道:“因為消除佛教,加上道教的興起,彌勒教在中原的力量已被削弱得差不多了。我想他們沒有能力發動什麼,而把力量轉移到周圍。皇上的治國穩定,是他們沒辦法行動的主要原因。這種奪權方式是隻有天下大亂的時候才會有效,特別是皇上昏庸無道,天下民不聊生,那時候可以揭杆而起,一呼百應。可大唐一直很穩定,在一點點恢複國力,百姓人人心思安,才是他們遲遲不發動的原因。所以,我認為隻要國內不出現大的動蕩,他們就沒有機會。”

李世民同意李彥的分析,就是這個原因他才不能等,難道永遠等下去嗎?搖頭說道:“我想到了解決他們的辦法,但你說的情況也很重要,所以,需要你的配合。”

李彥笑了:“皇上,你對我可是聖旨,什麼時候變成我要配合了?”

李世民瞪李彥一眼:“你什麼時候拿朕的聖旨當回事了?哪一回不是自作主張,我行我素,有一點不滿就玩失蹤。”

李彥覺得李世民今天很奇怪,話說得讓人聽著舒服,這是為什麼?別看李彥一副不在乎李世民的樣,其實十多年時間,李彥對李世民還是挺佩服的,同時也增加了不少敬畏。如此的曆史時期,能讓大唐這樣,確實不容易。

剛才皇後說他們也有些忌憚魏征,其實皇上會怕一個大臣嗎?那是他們明智,知道臣子的忠心。身為至高無上的皇上,看遍曆史,這樣的皇帝還真沒有,直到這個時候,李彥才明白後世把李世民稱為千古一帝的原因。並不是他們的文治武功,而是他的人品和人格,在這一點上,確實能稱為千古一帝。

也變得有些恭敬:“皇上,我雖然在你麵前不是什麼好臣子,但還是能分清什麼是輕重,有什麼吩咐盡管說,臣會盡心竭力完成。”

李世民說道:“那好,彌勒教是朕的心腹大患,所以,我一定要嚴除他,我需要有人進入他的內部了解他。”

李彥說道:“你打算讓我打入他們內部?”

李世民搖頭:“不,你他們不會相信的,我另有人,你要是同意,那就承認你有天書下半部,從而把他們引出來。”

李彥說道:“你認為他們會相信嗎?”

李世民說道:“這就是朕要和你商量的地方。”

李彥沒說話,沉思了一會兒說道:“我該怎麼做?”

李世民說道:“送麗質回宮,然後和朕翻臉,你隻有成為朕的敵人,他們才會在你身上動手,否則他們不會。”

李彥擔心的說道:“皇上,臣不認為這是好辦法,因為我身上關係到西域和台灣,可能引來大動蕩。”

長孫無垢也擔心的說道:“皇上,臣妾不該插嘴,這樣是不是俊青太危險了?失去皇家保護,那……”

李世民說道:“這才是我和俊青商量的原因,我已做好了萬全安排,你盡管去做,隻要引出這個幕後的人就行。”

李彥還不明白李世民為什麼要這麼幹,說道:“皇上,我其實有了辦法,應該逐步剪除他們的羽翼,既然彌勒教已大部分退出中原,他的力量應該在周圍幾個勢力中。如果大唐滅掉這幾個地方,我想他們也就沒什麼可威脅大唐的地方。”

李世民說道:“朕也想過這種方法,但是你能控製錦兒嗎?”

李彥說道:“這一點應該沒問題,如果你放心,我可以領兵去西海,平定周圍,我想錦兒是不會不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