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裝備在線
作者:董立明
摘 要 小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根據小學生的特點,英語教師要科學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優化教學環節,科學突破教學重難點,全麵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小學英語;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07-0024-02
隨著年級的增高,英語閱讀在學生的學習中越來越重要。這不僅是因為在課本上安排了較長的文章,還因為在生活中也隨處可見一些英語閱讀材料。學生從出生開始就處於一個漢語的環境,漢語作為母語已深深地融入他們的骨髓,而這時讓他們去學習一無所知的另一種語言——英語,其難度可想而知。但小學生的求知欲是強烈的,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隻要能科學選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設計,按照他們的認知規律進行教學,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 從基礎抓起,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隻要求學生讀懂一些單詞,明白其中的漢語意思,難度並不算大。要依據小學生對語言的認知規律,讓學生的閱讀從英語的最基本單元讀起,那就是單詞。單詞的掌握包括4個部分:聽、說、讀、寫。所謂聽就是聽單詞的讀音,感知漢語意思;聽說優先,讀寫跟進。在日常教學中發現,許多學生,尤其是基礎差的學生對掌握單詞的拚讀很困難,因此,應注重對學生進行讀音方法的指導。
教材裏涉及的掌握單詞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為加深理解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還利用暢言語音教具係統製作有聲教具,通過手偶表演和實物展示進行let’s learn呈現單詞,let’s do趣味練習,let’s talk創設情境,最後let’s read文本閱讀。暢言語音教具係統在不知不覺中就讓學生理解了單詞,掌握了句子,最後達到教學目的——讀懂文章。它既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又培養了學生的讀詞和拚寫的能力,有利於促進學生形成穩定的認知能力。
2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
有些學生在閱讀時啞念單詞,小聲朗讀,更有個別學生用手指著所讀內容——也就是指讀,經常回讀,腦袋來回跟著單詞走著讀等,這些都會直接影響閱讀速度,進而影響閱讀質量。那麼,如何才能有效改善閱讀效果呢?
1)在小學中年級英語閱讀中應以聽和說為主,在動畫視頻、簡筆畫和教師的幫助下,使學生能從整體上理解教材內容,從聽到說,循序漸進。
2)高年級閱讀材料的設計大多數是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他們很容易將知識聯係實際。因此,對於小學高年級的閱讀就不需要那樣花樣百出地導入材料了,根據材料特點可以選擇直接呈現,問題引出,聽錄音感知等。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全文錄音,讓學生對材料有個總體印象,理解其大致意思,這個過程可以是粗讀、略讀,或是快速閱讀。之後,筆者用多媒體出示閱讀提綱,提醒學生再次閱讀時應帶著任務去閱讀,以免有的學生讀完了還是一團霧水。設計問題也間接地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更有助於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也間接地督促了學生的閱讀感悟,檢查了第一個環節的質量。其次,用PPT課件呈現一些詳細的、需要學生仔細閱讀後才能回答的問題,此時可以采用分小組交流討論的方式來進行,教師可以巡視學生的交流情況,並適時給予幫助。最後,學生彙報討論結果,給出最終答案,此時需要教師稍作點評即可。教師利用多媒體把相關知識總結在課件中,有利於使學生形成知識體係,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
例如,在進行“Let’s eat”的教學時,為了強化訓練核心句“Can I have some chicken”,筆者設計一些小故事情節,通過多媒體進行直觀生動的展示,同時加以卡片、實物的輔助,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並因此啟發他們閱讀的興趣,初步感知閱讀材料。接下來安排幾個拓展問題,讓學生帶著新問題去閱讀,學生可以通過交流的方式理解課文含義。最後細讀教材,有必要的話還可以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利用學生好表現的特點,筆者設計了動畫視頻,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再進行表演,或是複述材料內容等。在各種學習活動中,科學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