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術讓課堂錦上添花
技術在線
作者:曹軼紅
摘 要 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新穎、先進的多媒體信息技術,不僅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境,又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觀察、思維和實踐的機會,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關鍵詞 信息技術;閱讀教學;課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07-0040-02
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先進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在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它不僅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境,又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觀察、思維和實踐的機會,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教師應把握好信息技術使用的量和度,讓課堂錦上添花,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1 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適時地將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及文字等信息進行處理,進行巧妙恰當地呈現,製成課件創設良好的情境,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深厚的興趣,有效地激發學習欲望,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
在執教《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課時,筆者認為讀文章隻能停留在表麵,因為香港畢竟太遠,學生對她很陌生,很難激發學生的情感。為了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去了解香港,筆者在課上采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景,激趣導讀。先是借圖激趣,課件出示香港夜景圖,出示課題,然後出示中國地圖,指出香港位置,問:“孩子們,你們去過香港嗎?欣賞過那裏的美景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香港逛一逛!”教室內頓時一片沸騰,學生都把目光集中在了筆者身上。接下來筆者和學生一起通過大屏幕,從圖畫上、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香港的迷人和繁華,通過“讀”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對遙遠的“東方之珠”的愛。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參與為學生學習課文創設了一種情境,無疑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為隨後的教學打下基礎,課堂是如此的輕鬆、欣慰。
2 用信息技術拓展訓練,豐富積累
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最有效的一種方法。每篇文章可想象之點很多,教學要因文而異,緊扣課文訓練點,以課文中某一重點關鍵處作為想象的生長點,或讓學生填補空白,或讓學生續寫結尾,鼓勵學生大膽展開想象,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和提煉,從而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訓練,豐富他們的積累。
在教學《為人們服務》一課時,文中引用了司馬遷的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說明人死的意義有所不同,告訴讀者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觀。講完這段,筆者想讓學生再了解一些有關讀書、學習的名言,豐富積累。筆者讓學生從網上收集資料,然後找一找有關名言的出處,再讓學生利用平時積累的學習名言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課堂非常活躍,第一步,小組合作網上搜資料;第二步,展開想象寫一寫;第三步,大屏幕展示成果。
下麵是幾個學生的寫作片斷:
生1:一個人既然要學習,就要不停地努力。“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這句話出自韓愈之口。我們學習不能像鍾表,靠別人的力量來維持自己的前進,這樣的人永遠也成不了國家的棟梁。隻有不怕困難,勇於向困難挑戰,知難而進,才會明白成功後的喜悅。一時勤奮學習是不行的,還有一句話“活到老學到老”,學海無涯,隻要你肯努力,獲得的知識總會比別人多。
生2:史美而斯說過:“好書是生活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的確,誰擁有知識誰就會是精神上的富翁。許多名人之所以出類拔萃,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讀書方法與眾不同,他讀書時先是猜一下書的大概內容,再打開書,如果對了他就開始看另一本書,如果錯了他就會專心致誌地通讀一遍。人們就稱這種讀書方法叫做“猜書法”。這種讀書方法不僅節約讀書時間,還培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使自己不至於成為書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