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和多媒體整合探索
環境構建
作者:曾小海 嚴由林
伴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逐漸加快,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初中數學也正在以多媒體為載體,讓零散的數學知識更加科學化、係統化、靈活化、多樣化。先進的初中數學教學應該融入現代信息技術,並提供更加廣闊的展示舞台。初中數學要和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整合,初中數學教師要從數學教學的需要出發,確定教學環節,選擇適合數學教學內容的現代信息技術,並運用科學的教學軟件,創造教學的環境,實現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輔助和運用,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筆者根據數學教學中的一些實踐經驗,總結出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 巧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交互功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運用題組訓練,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的優化。過去教師常常采用點名的方法,讓學生到黑板上進行演示,教師再進行講評。而教師其實可以實現人機交互的功能。教師可以運用Authorware製作成題組訓練的課件,並讓學生進行筆算,選擇正確的答案。如果學生回答對了,窗口就會出現激勵性的文字表揚學生;如果學生回答錯了,窗口就會顯示“你答錯了,請你重新試驗一次”,直到學生回答對了為止;如果學生接連幾次都回答錯了,那麼就顯示出解題的步驟。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興趣得到激發,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其實,當麵對中考複習題目或者習題的時候,這樣的教學也適合於人機教學的環境。教師完全可以設計出這類教學課件,從前麵知識的係統複習,到精心選擇例題進行講解,到實現鞏固性的作業訓練,數學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設計成不同的教學層次,組織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選擇性地進入相關的學習層次中去,讓學生進入學習的更高的層次。這樣的學習的交互性為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提供了學習的積極性,也為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創造了好的條件,真正實現發揮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作用。
2 巧妙運用多媒體,增加教學手段的多樣性,保證學生學習效率的最大化
信息技術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種感官的綜合性的刺激,教師如果能調動學生的視覺參與、聽覺融入、動手操作的實踐,這樣多樣性的刺激一定會給學生帶來很高的學習效率。教師要重視教學講解,重視實現信息技術的豐富性和交互性、生動性和形象性,增加學生的參與性和可控製性,給學生更多的感官刺激性,促進學生知識學習的獲取和保證。教師可以轉換數學無形為有形的教學過程。過去教師隻重視學生數學學習的邏輯思維訓練,缺乏充足的數學圖形的結合和支持,缺少學生探究的環境,隻能通過學生的死學習和教師的說教和傳授。教師也要轉換抽象教學為直觀教學。如初三數學的“二次函數”就是典型的數學概念的教學,教師要讓學生對自變量和因變量的增加和減少的關係形成豐富和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