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 聲情並茂
信息化教學
作者:王宏傑
摘 要 闡述高中數學課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反思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並給出優化策略。
關鍵詞 高中數學;多媒體;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07-0141-02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課程,非常重視數學的邏輯思維的訓練。高中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其對學生認識數學與自然界、數學與人類社會的關係,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文化價值,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維,發展智力和創新意識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呈現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功能,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形象、生動。
運用多媒體隻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其目的隻是彌補教師授課時“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不足,而不能代替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展開的主要場所是課堂,課堂是一個教學互動、師生共同發展的成長曆程,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學習,倡導建立具有“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特征的學習方式,使數學教育麵向全體學生,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到一個新的高度,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學會運用基本的思維技巧,努力去獲取成功。下麵就談談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1 巧用多媒體,打造高效課堂
1.1 運用多媒體,激發求知欲望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是數學的基礎。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教學從問題開始,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教師在教學中可設計一個學生不易回答的懸念或者一個有趣的故事,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起到啟示誘導的作用。大部分教師使用了多媒體教學課件來優化課堂教學,先進的教學課件的引入,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
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例如,在學習“四種命題”這節課時,教師運用Flash動畫演示一個故事情節:“有一個主人特別熱情地請了4個朋友和他一起過生日,隻有3個人接到邀請之後按時赴約。主人看見請的朋友沒來齊,自言自語說道:‘該來的還沒來。’等了片刻,有一個朋友起身告辭,回家了。主人急忙說:‘不該走的還走了。’聽了主人的話之後,另一位朋友也起身告退,離開了。主人見勢不妙,對剩下的一位朋友大聲說:‘你看,我又沒說他。’結果3個朋友全走了。”然後提問:“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主人的朋友為什麼會走嗎?”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索欲。這樣通過Flash動畫聲、形、色將問題引入,讓學生體驗學科整合的魅力,製造懸念,讓他們以極大的興趣投入新一課的學習[1]。
1.2 運用多媒體,調動探究動機
多媒體進一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多媒體技術把數學思維與影視審美結合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打開數學聖殿的金鑰匙。運用多媒體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興趣,喚起學生對數學的探究動機。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實施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關鍵是要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特別是要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由學習的被動者變為主動者,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人的各種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引起的,學生進行學習也總為一定的學習動機所支配。
如教學“相互獨立事件同時發生的概率”時,學生觀察電腦演示的循環現象,在悅耳的音樂聲中,呈現動畫演示相互獨立事件的概念,然後引入探究:“人們常說‘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你覺得能賽過一個諸葛亮嗎?已知諸葛亮解出問題的概率是0.8,三個臭皮匠能解出問題的概率分別是0.5、0.4、0.45,每個人必須自己獨立解題,那麼三個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的概率和諸葛亮解出的概率比較,誰大呢?”如此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通過引例通俗易懂地展現出來問題。教師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自由去理解、思考和探索,讓學生領悟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自己探索、發現新知識點。這樣,既突破教學重點,還能讓程度差的學生從一節課的開頭就對知識有清晰的認識,樹立學習信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