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是一個孩子成長最關鍵的一年,也是決定孩子命運的一個轉折點。因為熟知曆史的發展曆程,孫岩覺得自己應該學好武藝。畢竟這是與自己未來的性命攸關的事。
“父親大人,孩兒想去學習武藝。”
“此話怎講?你不是君子六藝樣樣精通嗎?何來學武一說。”孫相好奇的問道
“孩兒想學上戰場的武藝,而不是附庸風雅的簡單騎射。相信父親也察覺到了。當今陛下寵信宦官,黎民百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官員驕縱跋扈,剝取民脂民膏。朝廷買賣官爵。不少地方已有人造反,加上外族肆虐,所以孩兒想學上陣殺敵的本領。好上報國家,下安庶民。”
“我兒既然想報國從軍,為父心中甚慰。然我孫家可以說是武將世家,我來問你,你是想做個上車廝殺的小兵,還是掌控軍權的將領。”
“孩兒自幼便跟隨叔祖學習兵法韜略,自然是要做鎮守一方的將領了。”孫岩自信滿滿的說道。
“既然你想做將領為何還要學習這上陣廝殺之術。統軍者坐鎮中軍,下達命令,豈可擅自出陣殺敵?兵家一項奉不戰而屈人之兵為最高境界,我兒還不懂也?”孫相說話時臉有慍色,可見他現在有多麼的不爽。孫岩是孫家宗族的唯一一顆獨苗,孫相怎麼可能讓他有上陣殺敵的想法。
“爹爹,坐鎮中軍,固然不需要過強的武藝,但從古至今將領被暗殺致死的,不勝枚舉,叔祖在教導孩兒兵法謀略時曾經說過,戰機稍縱即逝,隻有親臨戰場才能夠把握有利時機,達到殲敵取勝的效果,趙括紙上談兵葬送40萬趙軍,是因為他沒經曆過戰陣,孩兒已經做好了馬革裹屍的準備,決定效仿陳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所以孩兒懇請父親恩準。”說完孫岩便低頭跪在父親孫相的麵前,大有你不答應我就不起來的無賴舉止。
“好小子,竟然和你老爹耍起了心眼,你也不想想,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不過此時就依你吧!”
“父親準備讓誰教授孩兒武藝?”
“爹爹準備讓你族叔孫堅暫時教你武藝。”
“父親大人,難道還有什麼其他打算?還有孩兒怎麼從來沒聽過有個孫堅叔父?”
“那道不是,隻是你叔父隻學過家中普通武技——18路古錠刀法。想我世家從周傳承至今,先祖孫臏更是從其仙師鬼穀子那裏討來36路遊龍槍法和72路落葉劍法,更有威力強大的弑神7式,所以準備讓你先和你叔父學習基礎。這些武藝都是家族之密,除了曆代宗族知道外,其他人一概不知。至於你叔父孫堅,是你出生後,為父派人尋找回來的旁支。”
雖然知道孫堅這個人,但對其不甚了解,故問道“此人到底有何能力,可以讓父親命他暫代我師?”
“你這叔父有勇名。原住城東,少時為縣吏,性闊達,好奇節。他十七歲那年,隨其父一起乘船去錢塘,途中,正碰上海盜胡玉等人搶掠商人財物,在岸上分髒。商旅行人,一見此情此景,都嚇得止步不前,過往船隻,也不敢向前行駛。你叔父見狀,對你叔祖父說:‘此賊可擊,請討之。’你叔祖父說:‘非爾所圖也。’
你叔父不顧父親勸阻,提刀大步奔向岸邊,一麵走,一麵用手向東向西指揮著,好像正分派部署人眾對海盜進行包抄圍捕似的。海盜們遠遠望見這情形,錯認為官兵來緝捕他們,驚慌失措,扔掉財貨,四散奔逃。你叔父不肯罷休,追殺一海盜而回,其父親大驚。你叔父也因此聲名大振,郡府裏召他代理校尉之職。
時會稽郡人許昌在句章興兵作亂,自稱陽明皇帝,與其子許韶一起四處煽動諸縣,聚集起同夥數以萬計。你叔父以郡司馬的身份召募精良勇敢的壯士千餘人。會同州郡官兵,協力討伐,擊潰了這股勢力。這一年,正是漢靈帝熹平元年(172年)。刺史臧曼向朝廷呈報了你叔父的功勞,於是,你叔父被任命為鹽瀆縣丞,數年後,又相繼改任盱眙縣丞和下邳縣丞。”
雖然知道孫堅是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可聽到這些事例,還是讓孫岩暗暗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