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君臣之道,公子扶蘇(1 / 2)

韓回領著扶蘇出了庭院,又將他帶到了自己的內院中,扶蘇卻是沒有猜透韓回的意思。韓回隻微笑不語,“殿下請在這裏稍候片刻”。

扶蘇聞言,本有些好奇焦灼的情緒更見幾分,韓回卻還是不慌不忙的模樣,反而趁這閑暇的時間說說一些趣聞。

“說起來,殿下可知道如今的鹹陽城中有什麼消息是說您的?”韓回看著府苑中的一叢修竹,這深秋裏竹子到還是那個樣子,但該留的東西還留著,該去的人或事物都走了,有些東西不能長久似乎是天注定了的。

“哦?”扶蘇挑眉,又笑了笑,“這鹹陽城中,天子腳下,能論及我的也無非是那幾樣事罷了,恐怕還是為的我招攬賢士一說。”

韓回定了定神瞧著公子扶蘇,“殿下實在聰穎,恐怕便是這招攬謀士,使之成為客卿幕僚也是有別的用意吧。”

扶蘇聞言,苦笑道,“天下人盡皆知的一段美談,到了先生這裏卻是變了味了,不過這世間真正看懂了局勢的竟也隻有先生一人,扶蘇竟不知道該不該高興了”。

“現在陛下正初統帝國,雖然大局已定,但地方各處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暴亂。殿下現在招攬謀士的意思眾人都看在眼裏,隻是韓某不自量力地提出來而已。”韓回的話讓扶蘇眸底閃過一抹晦澀,卻是一閃而過,沒有讓人看懂,但還是被韓回捕捉到,收入眼底。

“殿下有意招攬謀士是其一,但陛下素來為家為國憂思勞神。您這般聲勢浩大地說要招攬幕僚,如何沒有陛下的意思在裏邊兒?帝國尚未一統前,諸子百家競相爭鳴,其中不乏有學識的人,但也絕對有不識時務之輩。帝國若能招攬到德才兼備的賢者謀臣為之所用自然是好,但陛下英明決斷,恐也是明白這些人是多不願在此留待的,所以這招攬謀士的話,隻怕是要給人一定的威懾啊。”

扶蘇沒有說話,目光看著遠處,心下卻不免佩服起這位韓回韓回先生來,自己能夠使之為我所用不得不說是一種幸運。

“韓回先生縱觀全局的本事扶蘇佩服,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話的確不假。”扶蘇看著韓回微笑,有些東西瞞著瞞不住聰明人,倒不如把事情說出來的好,他不信自己連韓回這一小小的謀士都尚且駕馭不了!

“殿下謬讚了,韓某送殿下的這份見麵禮自然也是為之做準備了。”韓回還是那般淺笑,如玉溫良,絕世無雙。

隻一會兒,巳和從裏間出來,手中還帶著一卷帛,扶蘇奇怪,“先生是要給我看治國安邦的經典不成?”韓回眸帶深意,搖了搖頭沒有正麵回答,“殿下隻管看著便是”。

韓回從巳和手中接過那帛,打開來,卻是秦朝攻略圖,裏麵內容之詳盡,各個郡縣的情況都標注在裏麵,看到這樣一副圖,扶蘇心中驚駭,這韓回到底是怎樣一個人,這樣的圖可以說是軍事機密,竟然也弄得出手,自己對這韓回竟然半分都不了解,實在是用人的一大禁忌啊。

韓回看了看扶蘇,見他眸底閃過一抹忌憚來卻沒有說什麼,這樣的情況在他意料之中,倘若扶蘇沒有半點驚駭的樣子那才值得人懷疑了。

“韓回先生真是好手段,帝國如此軍事機密的帛書也弄得出手。”扶蘇麵色有些難看,倒不是他有意發作,這樣的話說出來不論是打了誰的臉都總歸是不好看的,隻是他若沒有表示,就這樣讓這事算了哪裏真的說得過去。

“殿下誤會韓某了!”韓回仍舊是不卑不亢的模樣,“巳和,你喚兩個人過來,將這圖展開”。說完,韓回向扶蘇拱手作揖,“公子不要動怒,請聽韓某說完也不遲”。

巳和聞言,點了點頭,讓一旁做事的兩個人過來將圖展開。這帛書看著沒有多少,但完全展開後發現竟然相當地大,甚至有兩米長的樣子。扶蘇有些奇怪,但韓回既然那麼說了他就沒有再說什麼,而是認真地看起來。

看到最後,扶蘇就為自己的莽撞而暗自後悔,原因無他,這整幅圖中,不僅僅有現在秦國滅掉六國一統的版圖,甚至還有周邊匈奴極其南下百越之地的範圍,可以說囊括了整個中原乃至外邦地域,內容詳盡,各地的物產、富饒程度,人口多少都標得清清楚楚。

這樣一幅圖,與其說是大秦帝國的版圖,不如說是天下的時局圖,所以自己剛才那麼說才顯得極為冒昧。可換個思路想想,韓回這人到底是有多大的能耐,又有多大的手筆,竟然能夠讓人繪製出這樣一幅圖來。先不說這上麵所記載的資料是否完備,單是那時局圖的大致也不是他人說畫就可以畫出來的,何況沒有東西可以空穴來風,這幅圖的真偽,考究下來還是相當值得他去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