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現行高考製度改革的思考(2 / 2)

三、對教育部1+5方案的認識

“教育部將出台‘總體方案’和關於高考、外語一年多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招生違規處理等5個配套‘實施意見’。”1.外語一年多考,能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考試結果分等級還是分數,在招生過程中占多大比重?如果考試結果是實際分數,就必然會出現一年組織多少次考試,學生就會參加多少次考試的情況,這樣肯定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如果分等次則情況會好很多,考試成績在規定區間內等級是一樣的,學生會結合平時的情況對考試成績作比較,隻要是正常發揮就不會再考試。隻有極少數發揮欠佳的學生會參加下次考試,這樣既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又考出了學生的真實水平。2.綜合素質評價能否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高校招生過程中,是否和現在一樣隻看高考成績?一線教師的評先、晉職及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年終考核隻要和高考掛鉤,就必然導致綜合素質評價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素質評價成為表麵文章,表裏不符。綜合素質評價在高校招生過程中能否起作用?在整個招生中占多大比重?這些將決定綜合素質評價的真實性。3.考試招生違規處理,能否做到考試的絕對安全,能否保證招生過程的完全公平、公正和透明。

四、對高考改革的看法及建議

在現行的評價製度下,隻要高考和招生連在一起,人們對高考的質疑就無法消除,高考必然肩負終結性評價的重任,怎麼改革都無法讓每一個人都滿意。

現行的高考改革與基礎教育改革聯係在一起,因為高考是基礎教育的一個終結性檢測手段(檢測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掌握知識的水平),試圖通過高考改革推動基礎教育改革,讓基礎教育改革適應高考改革。這種改革以高考為中心,使基礎教育改革始終圍繞高考進行,在這種情況下,高考無論怎樣改革,最終的命運必然都是和基礎教育改革聯係在一起的,無法擺脫現在的命運。為此,我認為高考改革反過來效果會更好,先進行基礎教育改革,讓基礎教育改革推動高考改革,讓高考轉變角色,健全對基礎教育的評價機製,讓高考成為對基礎教育評價機製的一部分,而不是對基礎教育的終結性評價。這樣,基礎教育就會擺脫現行高考製度的束縛,回歸理性,獲得“自由發展”的空間,健康發展。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課業負擔才會減輕,減負才會落到實處;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不再是工廠流水線上的“產品”,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才會張揚個性,展示自我,這必然會推動選拔製度(現行的招考製度)的改革,最終實現“不拘一格降人才”。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改革,改革就是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加合理完善。我們希望通過此次高考改革使我國的高考製度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還基礎教育一片自由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