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青銅寶盒(2 / 2)

而男女之間,情侶之間需要的不正是這樣的愛嗎?

待一切都過去之後,眾人這才把目光落在了黛莎手中的那個青銅盒子上麵。是呀,他們一行人跋山涉水,曆盡千辛萬苦的找到這裏難道不就是為了這個東西嗎?如今終於找到了,欣喜之餘更多的還是激動,同時還伴有幾分的成就感,盡管這一切大多都歸功於玉溪然的努力。

鍾子賢把那個青銅盒子從黛莎的手裏搶過去把玩了半響,可是就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又是一個打不開的盒子,像上次在桑耶寺找到的那個玉匣子一樣。根本就沒扣沒鎖,全封閉的無從下手。與上次那個玉匣子比較起來,這個青銅盒子甚至更為奇特。那個玉匣子上麵起碼還有一個可以轉動的,類似於密碼鎖樣的小轉盤,而在這個青銅盒子上麵卻什麼也沒有。上看下看,橫看豎看惟一顯眼的就是在盒子一麵的中心處有一個直徑約小拇指粗細的圓形小孔。其它的就是一些雕刻在上麵的看不懂的版畫,而且那個小孔也是極為狹窄,把眼往裏麵瞧瞧黑洞洞的,什麼也看不見。用力搖了搖也是什麼動靜也沒有,好像裏麵根本就沒有裝什麼東西似的。這就讓一貫自以為是的鍾大公子大為不解了,是不是他們兩人搞錯了?也許這根本就不是他們要找的,那個裝有佛骨舍利的神秘盒子。

不過除此之外這個青銅盒子還有一個特點,它很重,足有七八公斤。所以在此之前黛莎都是用手臂把它兜在腰間才能拿得住,由此推測它的內壁一定十分的厚實,因此要想用切割的方法來打開它當真是不太容易的。

顏月兒見鍾子賢看了半天也是無果,便起身又從他的手裏搶了回來並且雙手抱著拿給玉溪然。在顏月兒看來,難解的問題最終還是要交給她的小溪來解決。人一旦形成了一種信任之後,同時也會形成一種習慣,認為事情的本末理所應當就是應該這樣。在顏月兒的眼裏,玉溪然解開一切謎題的謎底就是一種理所應當,這甚至比任何聖人留下的定理都要有說服力。自從取回這個寶盒以來一直都是黛莎貼身保管著,玉溪然一路上隻顧著想辦法尋找出路根本就沒把心思花在這個盒子上麵。而今事情既已落成,他才靜下心來好好的去研究一下這個青銅寶盒。

玉溪然輕輕的由顏月兒的手裏接過這個青銅盒子,放在自己膝蓋上麵仔細的觀察了一下。隻見這個盒子通體呈幽深的墨綠色,一些地方早已經生出了銅鏽,想來年代肯定很久遠了。在中國的古代很早就煉出了合金,而且防鏽的手段也是十分的精湛,有些工藝甚至是連現代的技術也無法超越的。現存的最好的證明就是越王勾踐的佩劍,它的製造工藝可謂是歎為觀止。曆經數千年不但沒有生鏽,而且依然鋒利無比削鐵如泥。至於這個青銅盒子嘛,它雖不能與越王勾踐的佩劍相比,但它也是古人智慧的一個結晶。單從它奇詭的構造上來說就很難解釋清楚,到底該如何打開它呢?這是一個不太容易回答的問題。

青銅盒子的六個麵上,隻有那個帶有小孔的一麵上刻有一幅奇異的版畫,其餘的上麵什麼也沒有。而且那幅版畫也十分的簡單,內容是這樣的:兩個僧人迎風而立,一前一後,一老一中。在那個老年僧人的對麵還跪著一個小女孩,隻有七八歲的光景。這個小女孩雙手舉過頭頂,手中捧著一個破碗,碗中好像裝滿了點點顆粒狀的東西。至於這幅畫的背景則是一片茫茫的大海。

玉溪然仔細的觀察了好一會,又閉上眼睛想了半響。所與人都在期待著他那標誌性的笑容,因為一旦那樣的笑容出現就預示著真相大白的到來。但是過了許久也沒有見到玉溪然的笑容出現在他的嘴角,眾人稍稍的沮喪了一下,但是並沒有失望,因為他們相信這也許僅僅是個短暫的延遲!

到了最後玉溪然睜開了雙眼,他輕輕的吐了一口氣,然後緩緩的對著眾人說道:“我想把這個寶盒帶回去一個人研究一下,相信在天黑之前我能夠找到打開它的辦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