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三章 解圍楊漣(2 / 2)

楊漣昂頭道:“那倒也不是,臣的意思是,聖上此來,說明已經意識到學問的重要性,我等無不歡欣鼓舞。聖上聰慧,不遜信王,若此時開始摒棄木活,發奮苦讀,不日定能博古通今,成為一代明君!”

葉向高等聽了,腦仁疼痛,暗罵這楊漣真是個奇葩,竟然敢如此對聖上說話,這不是在害我們嗎?

高傑聽了則暗樂不已,楊漣不愧為一根腸子通到底的耿直老頭,一心想勸天啟帝別再搗鼓木匠活,用功讀書,但天性不善圓滑,直言快語,這話說出來,便是常人也聽不進,何況是當今天子呢?

他偷偷側目向天啟帝望去,果然見到年輕的朱由校臉上笑意盡去,垂目望著手中的茶杯,默然不語。但從他微微顫抖的手可以看出,顯然少年皇帝有些動氣了。

對於這個楊漣,高傑不知怎的,總是有種不明的情緒,既有尊敬之意,又有憐憫之情,此刻見這炮筒子張口便闖了禍,恐怕很快便會迎來皇帝的雷霆之怒,連忙起身笑道:“揚大人之言,與孫大人的一樣,既對又不對!”

天啟帝本自氣悶,正在咬牙忍耐,卻聽到高傑蹦出來發言了,頓時微微平息了怒氣,淡笑道:“高愛卿,你有何高論啊?”

高傑對天啟帝拱拱手道:“高論不敢當,不過俺聽好些人說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番論調小子卻不敢苟同。”

“哦?!”天啟帝感興趣了,他當然知道高傑和他一樣,都是文盲,惺惺相惜之情泛濫,接著問道:“那高愛卿有何不同見解?”

高傑目視楊漣,見那老家夥仍不知死活,梗著脖子和他對視,暗暗苦笑,高聲說道:“揚大人,不知小子理解得對不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意思,就是要想成功,必須要讀書用功,對吧?”

楊漣點頭道:“自然如此!”

高傑嘿嘿一笑,接著道:“那麼,也就是說,如果不去私塾學堂念書,那麼就必定不會成功,對嗎?”

楊漣一愣,來不及細想,立刻答道:“沒錯!”

高傑見這個愣頭鵝墮入了自己的陷阱,暗自好笑,便繼續道:“楊大人的文采,自是不必多說的了,博古通今,那也是少不了的,卻不知大人是否清楚,自古以來,有沒有沒讀過書卻聞名天下,功成名就的人物呢?”

楊漣張著嘴巴,正要列出諸如劉邦、項羽、成吉思汗、大明開國將領胡大海、水泊梁山好漢李逵等的時候,忽然醒悟過來,把這些人名說出來,那豈不是在扇自己的嘴巴子嗎?!他趕緊刹車,怒視高傑,緊閉著雙唇一言不發。

高傑忍住笑意道:“楊大人想來是最晚睡得不好,一時想不起來了,俺來自鄉野,倒也聽到過幾個名人,什麼魯班啊、呂布啊、張飛張翼德啊,好似都沒讀過私塾,但後來也算是成功人士,名滿天下吧!”

楊漣倔強地瞪著高傑,就是不發一言。

高傑笑道:“包括我朝的高祖皇帝,雖未讀過書,但文韜武略,無有不通,趕跑了蒙古人,開創我大明盛世,試問,哪個讀書人能比得上他老人家呢?!”

高傑話音剛落,天啟帝便激動得地啪啪啪拍起手掌來,高傑的話不但讓他氣順了,而且不知為何,還給了他莫大的信心和鼓勵,恍惚間,在不久的將來,他似乎看到自己亦將成為高祖皇帝那般聖明的天子!

高傑心裏暗自慚愧,其實來自後世的他,自然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此刻這番話語,與其是在反駁楊漣,倒不如說是在救他,希望天啟帝因自己的一席話,舒緩心情,放過這個耿直的炮筒子。

聽到天啟帝的掌聲,高傑轉身施禮致謝,然後再次麵對楊漣道:“楊大人的話,也並非全無道理。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應有的位置和要做的事情。農民耕田、商人販貨、官員管理百姓,聖上管理百官!這叫各盡其責。所以,聖上的聖明,在於他能夠識人善用,能夠招攬了在座的眾位國士朝士一起為我大明效力,而不在於他讀書多少。”

高傑說完,環視一圈,見所有人都朝他舉目而視,神態各異,反應各不相同。

葉向高等是震驚、詫異,天啟帝和魏忠賢是欣喜、激動,而朱由檢很奇怪,看著高傑的目光中,似乎有一絲不滿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