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賓創教後,便到宣化府和山西大同一帶開壇傳教。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李賓寫下《普明如來無為了義寶卷》。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李賓死於膳房堡,享年四十餘歲,被教徒尊為普明佛、普明老祖、無為祖。
李賓死後,因無子嗣,教權由其妻王氏、法名普光者執掌。李賓生有兩女,先後嫁於了懷安大戶康家,康家也成為了黃天教最大的支持者。明萬曆四年(1576年),李賓妻普光死。教權先由長女大康李氏、法號普淨者接掌;大康李氏無子嗣,其死後,便傳與妹妹小康李氏、法號普照;小康李氏普照無子,膝下隻有一女,女兒嫁於了米家,被稱為米康氏。小康李氏死後,女兒米康氏、法號普賢者繼承教權,成為了現任的黃天教教主,也就是如今的普照佛。
所以黃天道內現在膜拜的有五位“佛祖”,即普明佛、普光佛、普淨佛、普照佛、普賢佛。
而出現在青龍鎮的米理之,正是黃天教教主普賢佛唯一的兒子。此之自小悟性不凡,多得教中名師指點,年紀輕輕便習得一身好武藝,被稱為“大明七子”之一,是年輕一代武林高手的翹楚。加之他在教中身份尊貴,難免年輕氣盛,狂傲不羈。此次奉母命前來聞香教參加“聞香會”,是他第一次獨自為首的公幹,一路上無人羈絆管製,過得甚是愜意舒坦。可沒想到在青龍鎮這個偏僻鄉鎮因為說了幾句關於王森的傳聞而被聞香教教眾圍困,自是惱怒不已。此刻見到梁白鷹出麵,哪有好臉色給他看,口中自然也沒什麼好言辭。
梁白鷹適才得知來者是黃天教現任教主普賢佛的獨子,也算是此次觀禮的貴賓,本打算息事寧人,將其迎往教都,可誰知這米理之竟如此目中無人,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裏,頓時也羞惱起來。
梁白鷹長相與其父梁梓龍頗有些相似,且皆喜歡身著白衣,故作斯文,難怪高傑一見之下便覺有些熟悉。想當初在李繼遷寨,藍鷹梁梓龍與隱姓埋名、以鐵匠身份避世的聞香教叛徒、王森的弟子李國用激鬥一場,憑著藍鷹爪將李國用重傷斃命,武功高深。高傑為了保護李國用的徒弟、好友劉宗敏,挺身與之一戰,要不是師父淨空師太救援及時,恐怕也要吃個大虧。沒想到這次前往聞香教,還沒見到藍鷹梁梓龍,卻先遇到了他的兒子梁白鷹。
高傑暗道僥幸,心想此次自己是暗中行事,前來收集王好賢的罪證,理應時刻保持低調,像眼前這種熱鬧實不該參合,誰又知道那梁梓龍還記不記得自己,誰又知道他在不在附近呢?這聞香教在此地勢大,教徒的眾多和狂熱他已經見識了,稍不留神便會如這米理之一行一般捅了馬蜂窩,暴露行藏那可就不妙了。想到這,高傑心有餘悸,趕緊從後背取下鬥笠戴在腦殼上,壓低帽簷偷窺場上的形勢。
梁白鷹年方三十有二,也正是年輕氣盛之時,其父梁梓龍又是教主王好賢最倚重的四大護法之一,平常在教中哪受過這等屈辱,頓時氣往上湧,早忘記了什麼迎客職責,當下冷笑道:“米公子身份尊貴,沒聽說過我很平常,不過你們一行人無端端在這偏僻小鎮與我教普通教眾廝拚爭鬥,還鬥了個勝負難分,傳揚出去話,恐怕會讓人覺得大明七子之一的米公子有點沽名釣譽之嫌吧!”
沒等米理之答話,小師妹墨玉衝到前麵,雙手叉腰道:“說什麼呢?!我大師兄武功蓋世,他要是真出手,早就把你們打趴下了,哪還由得你在這裏唧唧歪歪?!”
梁白鷹哈哈大笑道:“黃天教弟子武功不咋地,嘴上的功夫倒是真心了得,特別是這個女弟子,口活絕對不凡!”
周圍的聞香教教徒們聞言,頓時哄堂大笑起來。
墨玉初出江湖,沒見過什麼世麵,被梁白鷹一激,頓時粉臉通紅,秀眉倒立,嬌叱一聲便拔出腰間長劍,運氣向梁白鷹攻去。
還沒等她腳下啟動,就聽身後米理之冷哼一聲:“找死!”墨玉隻覺身邊勁風急起,一道青影已經瞬間超了過去。
米理之本就不爽,如今見梁白鷹竟敢口出汙穢之言,辱及小師妹,哪還人耐得住,當下便運掌向梁白鷹劈去。
此掌一出,在場中頓時帶起漫天沙塵,讓周圍的觀眾睜不開眼睛,而梁白鷹卻能清楚地感覺到,在沙塵之中,有一道浩瀚磅礴的掌力,如龍出水、虎下山,勢不可擋地向他襲來。
如果說此前米理之半空接刀,是秀了一下身法,那麼此刻這一掌即出,顯露的便是他無比深厚的內力。
“大明七子”之一,普賢佛之子,黃天教一代驕子,豈是平庸之輩。